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全国政协书院“民主与法治”读书群线下交流活动小记

2022年04月20日 08:55  |  作者:孙金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孙金诚)“人民享有广泛权利”“人民民主参与不断扩大”“国家治理高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全面总结中国的民主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指出“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为进一步促进政协委员深刻认识中国民主的优势,不断坚定“四个自信”,15日下午,全国政协书院“民主与法治”读书群举行线下交流活动,围绕《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交流读书心得,提出意见建议。

按照全国政协统一部署,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负责“民主与法治”读书群。读书群于1月10日正式启动,本次线下交流活动是该读书群举行的一次学习小结。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的是民主的人民性、全面性、过程性。”作为特邀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肖立辉表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张峰对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具有内在统一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宋雄伟表示,建党百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实践探索到制度创新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内容的全面性、参与渠道的丰富性、参与结果的约束性。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杨雪冬表示,中国民主制度建设始终围绕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逐步展开,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扎实推进。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丰富和发展世界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读书群群主,全国政协委员罗宗毅表示,通过学习白皮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性、人民性、优越性有了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精髓在‘全’更在‘人民’,它以人民为中心,超越西方国家资本逻辑主导的作用,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权益,有效地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发言时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源于中国实践、带有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概念。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表示,从委员角度来看,白皮书对中国民主的精髓、实质、全过程人民民主,特别是协商民主的7个渠道,都有了规范可遵循的文本。“这对未来民主的实践,向政策的转化,以及在实践的转化,奠定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段余应则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富的民主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全新表述,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全过程 人民民主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