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解决老人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

——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召开“推广社区近邻食堂,构建居家养老模式”专题协商小记

2022年10月08日 18:0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8日电 (郭秀萍 记者 照宁) 民以食为天,“食”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为解决社区老年人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等问题,9月23日,厦门市思明区政协组织委员召开“推广社区近邻食堂,构建居家养老模式”专题协商。区民政局、财政局、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会。思明辖区内中华街道、滨海街道、莲前街道等10个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

思明区常住人口107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约16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1/3,人口老龄化水平全市最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日渐突出。2009年开始,思明区在全区各街道设立“爱心老人餐桌服务点”,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逐步探索形成“为老服务助餐中心+就餐点+上门送餐”三级配送链服务体系。

安顿好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事关居家养老的质量,而办好邻近食堂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年初,思明区政协将“推广社区近邻食堂,构建居家养老模式”专题协商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吃饭难”包含老年人自身的困难以及邻近食堂运营难,对此,政协组织委员多次到街道照料中心、近邻食堂现场视察调研走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街道及社区的具体做法和遇到的困难。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后,有12名委员认真准备了书面发言材料。

“对于有能力自主到餐厅用餐的老人,解决用餐的同时,得到沟通交流和精神陪伴也很重要,但这对服务场地和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经营者如履薄冰。”有街道负责人提出了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和保障安全如何平衡的问题。对此,委员们建议,对近邻食堂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将食堂场地设置在一楼,在入口建设缓坡,在入口点餐、结算等区域加装防滑设置和扶手;食堂内的柱子、墙壁拐角进行弧度处理,避免磕碰撞伤;在餐厅门口设置无障碍轮椅停车位等。

“由于运营成本比较高,经营者为了维持利润选择简单配餐,品种和口味不够丰富,此外高端社区的老人们想要吃好、普通社区的老人追求价格实惠,需求不同。”街道负责人反映的“众口难调”问题,也引发了委员们的讨论,“优化老人用餐补贴的财政支出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提供公共福利。”“可选择国企运营餐厅或信誉度高的社会餐厅,挂牌邻近食堂,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丰富菜品的选择。”“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厨师机构和公司,进行营养和口味搭配。”

“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紧出台新的老年助餐政策,进一步推动助餐工作。”会上,一条条意见建议都被记录下来,针对街道的诉求和委员们的建议,区民政局局长赵丽娟回应道,接下来,辖区内邻近食堂将实行统一标准、品牌运营,在名称、食品安全、收费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老年助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综合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或公共物业等资源,拓展老年助餐服务功能,扩大服务网点规模,提高助餐服务覆盖面和快捷性。

“为老助餐是一项日日抓、年年建的民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不仅要让老人们吃得好,更要吃出营养健康。”思明区政协副主席梁黎虹表示,希望委员们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的作用,齐心协力,与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不断扩大为老助餐的覆盖面,让共享发展成果更具普惠性、适老性,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编辑:罗文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