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重走丝绸之路·青海篇之三

高原特色产业:打开合作新空间

2014年09月28日 09:16 | 作者:文/朱婷 朱文平 摄影/田福良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40927001-zx3_副本

青海绒业集团,这家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走出来的民族企业,从羊毛分梳、纱线纺织、染色到产品设计、成品出厂,流程一应俱全。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青海省羊绒制品骨干企业。公司年产山羊无毛绒500吨,精纺高支绒纱150吨,山羊无毛绒、羊绒纱线产值、销售总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一千多年前,风尘仆仆的西域商人们赶着驼队,在青藏高原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也为当地的商业繁荣注入了新生力量。

 

  浩瀚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在这片与中亚国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土地上,丝路传奇仍在继续,借助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强劲东风,青海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正迎来新的合作和发展机遇期。

 

  羊绒企业的中亚渊源

 

  质地柔软的羊绒衫,款式时尚的羊绒披肩,宽大的阿拉伯长袍,精致的穆斯林白帽……在青海绒业集团的展示厅,项目部主任王文成热情地给记者一行介绍:“我们的山羊绒原料除了产自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青藏高原,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亚的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公司的产品也销售到土库曼斯坦、英国、意大利等地。”

 

  王文成带领我们参观公司的生产车间,不同的车间里,巨大的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从羊毛分梳、纱线纺织、染色到产品设计、成品出厂,流程一应俱全。这家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走出来的民族企业,2007年2月在西宁成立,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青海省羊绒制品骨干企业。如今,公司年产山羊无毛绒500吨,精纺高支绒纱150吨,山羊无毛绒、羊绒纱线产值、销售总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作为一家撒拉族企业,选择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合作,有现实的推动力,更有历史的血脉渊源。撒拉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亚。青海省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化平告诉记者,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朝从中亚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东迁,定居在青海的循化县一带,经过长期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撒拉族。“撒拉族善于经商,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温州人’,其足迹遍布国内外。凭借与土库曼斯坦语言相通、族缘相近的优势,促成了不少经贸文化往来。”王化平说。

 

  在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土库曼斯坦的国事访问,为中土两国加强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协作提供了强劲动力。据王文成介绍,2014年初,青海绒业集团负责人随青海省代表团赴土库曼斯坦进行商务考察,通过友好洽谈,公司与土方初步达成了四个项目的合作意向,包括绒毛及牛羊皮革收购加工、合作建设针织车间、投资土方旅游区的五星级酒店、代理销售我国国产汽车项目等。

 

  今年6月,青海省撒拉族企业家自行组团,赴土库曼斯坦就年初考察时达成的经贸合作协议做进一步推进。同样作为撒拉族企业的青海雪舟三绒集团公司,目前也在土库曼斯坦建立了原材料收购点,并与土方签订了合同,进口商品包括羊毛绒、驼毛原料等,进口规模在500吨以上。

 

  清真产业前景无限

 

  提到青海的外向型经济,就不能不说清真产业。“青海地区居住着回族、撒拉族以及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穆斯林人数上百万,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中亚国家有较强的共通性,这是青海与中亚在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宝贵资源。”王化平说。

 

  一年一度的青海清真食品节,今年已是第八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5月15日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其间,青海省首次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圆桌会议,来自中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国家的10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了圆桌会议。

 

  “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清真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思路。”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大使加尼姆·希普里表示,阿拉伯联盟有近3.7亿穆斯林,超过80%的清真食品依赖进口,他们对青海的清真食品很感兴趣。

 

  “西宁土耳其商城今年即将开业,这是连接两国贸易的重要载体。”哈桑是来青海发展的土耳其客商,他早在几年前就看准了清食展这个国际平台,往年本国其他参展商的参展经验让其发现了青海的巨大商机。今年土耳其商城即将在西宁开业,这也将成为哈桑的土耳其商贸梦的起飞点。

 

  今年的清食展,国内28个省区市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客商人数比去年增长50%,中外企业签约金额近14亿元。

 

  对于青海而言,中亚地区广阔的市场不容错过。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了解到,青海省正在研究清真产业发展规划,将设立清真产业园区,构建清真产业体系,让清真产业成为内陆经济开放的新增长极。其中,西宁将成为集中高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清真产业集聚示范区和物流集散中心。

 

  手工藏毯走出去

 

  神奇壮美的大草原,颜色变幻的青海湖,高原上品种繁多的动植物,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青藏高原上五彩斑斓的景观,似乎都能从一块小小的藏毯中看到缩影。青海的藏毯不仅关乎手艺,更关乎宗教和艺术。以西宁大白毛为原材料的手工藏毯,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朴、自然、粗犷的特点外,还吸纳了多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案。其原料之考究、工艺之精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青海,如今已经有了以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圣源地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藏毯企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展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不仅成为青海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产业,更是青海特色产业走向世界的独有名片。8月开幕的2014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地毯展交会期间,继在清食展举办中国(青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后,举办2014中国(青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毯产业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在邀请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土耳其等世界七个主要地毯生产国的同时,邀请了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3个中亚国家地毯企业首次参加展会,成为展会的一个新亮点。本届藏毯展会,现场交易合同订单和意向签约额达1.2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其中现场交易额5291万美元,比上届增长30%。同时,展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汇集一堂,国内外近百幅手工精品地毯集中展示、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文化展示、别具特色的藏饰家具等文化元素融入,赋予展会更多文化内涵。亲临现场感受了展会的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齐纳尔·鲁斯捷莫娃兴奋不已:“参与此次展会,使我们成为丝绸之路复兴的见证者。”

 

  “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已成为青海特色产业走出去的两个重要平台。”王化平告诉记者。青海将继续发挥这两个开放平台的作用,推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从古到今,青藏大地上,各民族同胞与中亚国家的商贸往来一直绵延不绝。在王化平眼里,青海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也是一部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史。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战略背景下,青海与中亚诸国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青海的高原特色产业,也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新一轮对外贸易和交流中抢占先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丝绸之路 青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