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履行职能履行职能

人民政协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建设

2014年03月24日 08:42 | 作者:张平夫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人民政协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的人民政协理论,是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总括和集成。构建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就是对人民政协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概括、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中外比较理论四个层次。

  人民政协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政协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前进的。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无论是对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还是对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一、 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空前活跃,要求把人民政协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的呼声日益强烈。2004年8月,全国政协召开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贾庆林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前进的。同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为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可以说,这两次会议上正式确认了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概念,确立了人民政协理论对于人民政协事业的指导地位,在人民政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随着人民政协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人民政协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作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学科性质的知识体系,需要给予科学概括和及时正确阐述。2006年2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揭示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是人民政协的三大理论基石,使人民政协理论的学科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为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新机遇;进一步拓展人民政协性质的内涵,强化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科学阐述人民政协履行三项主要职能的政治特性,为人民政协进一步活跃和搞好履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明确提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和总体工作布局,为政协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全面系统地提出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标准,对党领导人民政协事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作用。同年12月,贾庆林同志在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人民政协理论是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相互贯通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从八个方面概括了人民政协理论具有共性的、又属十分重大的主要观点,初步阐述了人民政协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2009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要性,把人民政协事业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部署和推进,人民政协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五位一体(党派、界别、委员、专门委员会、政协机关)的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等,进一步丰富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2012年9月,贾庆林同志在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概念,从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性质、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协商民主特征、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主题、主要职能、履职原则、组织构成、活动方式、自身建设、政治领导等12个方面,集中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涵,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

  在开创伟大的人民政协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包括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科学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作用、指导思想、政治基础、主要职能、工作原则、活动方式、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是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相互贯通的科学思想体系。

  二、 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构建

  人民政协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的人民政协理论,是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总括和集成。构建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就是对人民政协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概括,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中外比较理论四个层次。

  一是基础理论。它揭示了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邓小平人民政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人民政协的新论述等。它们构成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是基本理论。它揭示了人民政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工作、活动规律,回答了人民政协自身基本问题,是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部分。主要包括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作用、职能等。例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定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主要职能;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其他一些关系人民政协发展全局、涉及根本的重大理论问题。它们构成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是应用理论。它揭示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理论支撑,是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最实用的部分。主要包括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怎样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的理论。例如,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政协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合理设置和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建设;政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委员的联系;政协同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关系;人民政协的学习、文史资料、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祖国统一和海外联谊、对外交往等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或专门工作的理论。它们构成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的人民政协创新工作的理论支撑。

  四是中外比较理论。它揭示了人民政协这一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同国外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比的特色和优势,是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独具中国特色的部分。主要包括中外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以及类似组织比较研究,人民政协思想文化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比较研究方面的内容。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同国外比,它的独具特色及其优越性;人民政协思想文化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体现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兼容并蓄的传统美德,创新发展的政治智慧和思想结晶;以及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等。它们构成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中人民政协制度永葆旺盛生命力的理论依据。

  三、 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推动理论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努力开创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局面;三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探索,以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的新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民主、活跃、求实、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营造认真研究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五是必须坚持各方面研究力量的协调配合,努力形成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强大合力。

  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贵在研究。就是要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地推动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工作朝着更加开放、普及、专业、科学的方向发展。对涉及人民政协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下力研究,例如从国家政治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人民政协的政治地位,从政治体制上进一步理顺与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从职能上进一步突出人民政协的政治特性,从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上(包括委员的产生、管理、退出机制,界别的合理设置等)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从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上进一步活跃人民政协的履职实践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解决,那么政协的地位将得以进一步提升,作用将得以进一步发挥,将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实现永续发展。

  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贵在建设。一是以各级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为平台,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的研究体系建设;二是以人民政协理论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的学术体系建设;三是以人民政协理论列入各级党委、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为先导,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的教学体系建设;四是以社会舆论和新闻宣传为媒介,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的社会氛围建设。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中共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重大命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举措,而且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特别是对人民政协理论建设更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发展迎来新机遇,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建设必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顾问)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人民政协 协理 理论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