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给服刑人员子女一个温暖的家

2014年03月24日 10:40 | 作者:李立红 刘丽梅王桢楠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只要你是可造之材,我们全力助你成才。”

  “只要你是可造之材,我们全力助你成才。”这是少保中心的创立者郭文邺常说的一句话。当过20年教师,获过青少年社会教育终身成就奖的郭文邺,已经年过7旬,至今仍热衷于在一线“折腾”。

  做了一辈子教育的他,深知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教育尤为重要。少保中心拥有专职教师7人,生活老师1人,为孩子们开设了全部小学课程。小学毕业后,孩子们可到第七中学接受正规的初中教育。初中毕业后,优秀学生由团河北省委联系安排到民办的精英中学等学校,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学生,中心还负责联系社会慈善企业给予适当资助。除了文化课,少保中心的素质教育和生存技能培训也花样繁多,从音乐、美术、书法的熏陶到缝纫等生活技能的培训,再到工厂、农村、展览馆、科技馆等地的社会实践。

  “普通学校的老师会进行家访,我们也会,但我们是到监狱里去家访。我们坚持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是‘一人一策’,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制定培养计划。”郭老说。

  因为这些孩子身份的特殊性,为了避免他们重蹈父母犯罪的覆辙,能够健康、积极地成长,中心特别重视心理教育,自编心理健康教材,还聘请心理咨询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可能出现的12种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疏导和调整。

  孟望已经在少保中心度过了4个年头,今年上五年级了。刚来的时候,少保中心所有的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因为严重的心理创伤,他几乎不开口说话,别人和他说话,孟望只是直勾勾地看着,眼珠都不转。如今,尽管孟望依旧不爱说话,也不愿直视别人的眼睛,但他已能自如交流,而且有了要好的伙伴。

  但沉默寡言的孟望有着惊人的绘画天分。他有个画满动漫人物的画册,里面藏着他的梦想。他很喜欢少保中心,因为他在这里生活无忧,还可以学画画。

  杨萍是少保中心副主任,也是这里唯一的心理老师。有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她,本是劳教所的一名政法干警,2008年被调到少保中心,她就再也不愿离开。在杨萍心里,这是一份特殊且充满爱的工作。她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刚来的时候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谁的梦想是什么;谁最擅长什么。当初为了让孟望开口说话,杨萍特意安排孟望上台演讲,孟望终于走出了自己人生重要的一步。

  据统计,12年间,共有1086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和困境儿童在这里受到保护和教育,80%以上的孩子回归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劳动者;4名学生考进了大学校园,1名学生考进中专艺校,1名学生进入幼儿师范学校,1名学生毕业于机电中专;部分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治,加强了法制观念,不会再犯父母犯的错;很多孩子逐渐从自卑、孤僻、冷漠等心理阴影中走出来,阳光、快乐的面对人生。

编辑:于玮琳

01 02 03

关键词:服刑人员 子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