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盲目探险需谨慎:3驴友四川黑竹沟失联19天

2014年09月09日 10:21 |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意外 3人没跟上来

  8月20日 3人失联,2人脱险

  小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8月16日傍晚,一行5人开始徒步上山,准备穿越黑竹沟石门关。而石门关是黑竹沟的腹地,当地有“猎户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回头”的传说。曾有不少探险队历尽艰辛,最终也未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

  “路途确实险峻,但景色还不错。”小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山里的雾很大,变化无穷,但是“大家觉得没什么,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神秘”。

  直到8月20日下午,在穿越一片茂密的箭竹林时,老吴和小李决定先在前面开路,探一下路况。“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发现阿武等3人没有跟上来。”小李说,“我们原地休息等待了半个小时,他们仍然没有赶上来。”

  老吴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他对着空旷的山林吹了几声哨子,对方也吹了哨子回应,但是无法判断具体方位,后来再吹哨子时,便听不到回应了。老吴和小李走了两个山头,依然没有发现阿武等3人的身影,“手机也完全没信号,可能大家越走越远了。”

  “顺着溪流方向,肯定就是下山的。”第二天,老吴和小李决定沿着河谷向下游行走。幸运的是,他们恰好碰到了另一支探险黑竹沟的队伍。老吴介绍说,他们队伍中有人想放弃了,不准备再继续前进,他和小李便与对方一起原路返回出山。

  警方 搜救无进展

  报警时间晚,情况不乐观

  8月22日,小李走出黑竹沟后,在QQ空间发表了一条说说:希望队友早点出来,再战黑竹沟。但李晋、伟哥、阿武却依然处于失联状态,老吴说,打电话、发短信均无回应。8月26日,回到合肥老家后,小李估摸着阿武等人携带的干粮吃完了。小李称,当天他在网上找到了黑竹沟派出所的电话报警求助,五天后,又再次报警。

  不过,昨日峨边副县长、县公安局长熊师表示,警方是9月3日才接到报警,迅速与景区管委会联合成立了4支搜救队,分成4条线路进山搜寻。同时,迅速查找3名失踪驴友的相关身份信息,联系家属。目前,部分家属已经赶到峨边。

  “前几年,阿武就说过想骑自行车去拉萨。因为骑行川藏线的人很多,所以这次他出来玩,家里人并不担心。”昨日,阿武的表哥黄先生介绍,阿武今年26岁,之前在一家医院门诊部搞后勤,他十分爱好户外运动,但是根本没想到他会来徒步穿越原始森林啊。

  据熊师介绍,目前,第一轮搜救基本结束,但没有任何进展。由于报警时间较晚,且考虑到失踪者携带的干粮不足,估计最终情况很不乐观,但警方还会根据第一轮搜救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前期掌握的资料并开展下一步搜救。

  连续多日来,在“宇宙禁区探险”QQ群里,网友聊天已经少了很多。小李称,自从群主等人失联后,大家都很难过。昨日下午,有人发言“小武我们已经穿越成功啦”,还有多张之前穿越神农架的照片。不知道,这次阿武等人能成功穿越黑竹沟吗?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不少“中国百慕大”黑竹沟穿越攻略,介绍的大部分徒步路线都是成都-峨眉-峨边-611林场-2号营地-金字塔山、马鞍山主峰-狐狸坪-1号营地-古基河口-石门关-“川”字瀑布-曲梁沟-616林场。

  景区 5人属擅自探险

  探险需备案 不要盲目进入

  黑竹沟景区管委会主任郭云城表示,整个黑竹沟景区是575平方公里的原始峡谷林带,其中已开发面积不到十分之一。经调查,5名驴友并没有到景区进行备案登记,从距离沟口约60公里远的林场进入了黑竹沟,属于擅自进沟探险。

  “很多人太低估了黑竹沟!”郭云城介绍说,经常有驴友盲目相信所谓的穿越攻略,擅自进山探险而发生意外。由于黑竹沟原始植被茂密,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未开发状态,游客最好不要盲目进入,要进沟探险的需到管委会登记备案,并请专业向导陪同。

  虽然是4A级景区,但神秘又危险、接待力有限、至今不接受旅行社进入乐山黑竹沟景区的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变。据郭云城介绍,去年底,《黑竹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5年)》获省政府批复,黑竹沟将着手开发地磁旅游。

  目前,包括地磁带在内的黑竹沟腹地都尚未开发。郭云城表示,地磁变化这一曾经的“杀手”,在有GPS追踪仪的时代,将极大地降低危害,而景区更为规范的引导、管理与警示,也将最大限度避免游客擅自走进“无人区”遇险。

  “未来,地磁将成为黑竹沟景区最大的旅游亮点。”郭云城表示,为保护黑竹沟自然环境,规划还提出“沟内游、沟外住”,在景区内严格控制建设,在沟口片区规划5家酒店、自驾游基地、直升机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黑竹沟 盲目探险 驴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