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英博物馆聚焦盛世明朝

2014年10月23日 09:09 |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U11616P1488DT201410220937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既是最动荡的年代,也是最富庶的年代,既是最黑暗的年代,也是最辉煌的年代。大英博物馆近期开展的“明:改变中国的五十年”展,目光焦聚明朝初年,从宫廷生活、军事艺术、宗教信仰和对外交往诸多方面,立体交叉地探秘明代皇室和藩王五十年的断代史。1400-1450年间,跨越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明代宗四代人、五个帝王。在此期间,北京被定为国都,紫禁城开始修建,明朝创立藩王制度,郑和七次下西洋……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说:“15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化构成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段历史直到现在才被人们所了解。”

 

  “明,了不起的文化招牌”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美术展,而是一个历史性的展览,由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策展人霍吉淑、亚洲部陆于平以及牛津大学美术史教授柯律格共同策划。

 

  280件中国文物,其中1/3是大英博物馆馆藏。其余则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院、南京博物馆以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座博物馆,也有私人珍藏。

 

  展品涵括瓷器、雕塑、织物、黄金器皿、珠宝、兵器、绘画、家具等各个门类。借自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描述宣德皇帝郊游行乐的场景,画里的宣德皇帝体态丰盈,衣冠委然,正兴致盎然地观看侍臣举行捶丸比赛。

 

  山东省鲁王墓出土的淡黄色长袖龙袍,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陪葬物。龙袍前胸与双肩所绣金色双龙华美灿烂,历经几百年依旧绚丽如初,可以想见鲁王在世时的尊荣。明永乐年间的金银嵌宝石兽面纹铁剑,是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购藏。据传这把剑是永乐皇帝送给西藏寺庙活佛的礼物,剑身镶嵌大量黄金和宝石作为装饰,剑柄为龙头造型,镶以宝石为眼。

 

  明代的青花瓷反映了当时宫廷独特的审美趣味。大英博物馆馆藏的明宣德青花勾莲纹扁瓶、借自上海博物馆的钴蓝釉瓷器等,光致茂美,是不世出的珍品。

 

  这样一些富丽堂皇的画作、雕塑、文物,反映出明代初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盛况。英国《金融时报》称,“明,是了不起的文化招牌,随口说个中国的朝代,必然想到明朝。在祖母阁楼里有没有找到布满灰尘的青花瓷?你会打趣说它是明代物件,而且也希望如此……”

 

  是变革,还是保守?

 

  也有人对展览主题产生质疑,从中国历史内部来看,明初的五十年真的是变革的五十年吗?虽然在这个时期,现代中国最著名的地标紫禁城开始修建,但是展览既没有为它所宣称的“改变”做出阐释,也没有提供这变革的五十年更深入、广博的历史知识。

 

  英国《卫报》撰文表示,“如果明初真的改变了中国,首先便是让汉族人重新登上皇位。中国在13世纪早期被成吉思汗征服,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赶走异族。蒙古帝国是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帝国,藏族僧侣管理官僚机构,朝廷里来往着威尼斯商人。这个展览暗示明朝使得中国向世界打开,而实际上朝廷的价值观倒是不那么国际化了。”

 

  “展陈文物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对古典的接续。明代的艺术尊崇过去的传统。我们看到的卷轴,其绘画风格在1400年都不是新的。明代的皇帝作画,是因为在他们之前的皇帝也作画。明代文化的特点不是变革,而是保守。”

 

  《卫报》文章认为,展览截取了中国历史里的50年,却没有给观众提供足够的上下文。“它的题目让一些观众以为是明代创造了中国的古典文化,而实际上它是在努力达到几个世纪以前确立的古典标准。”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盛世明朝 大英博物馆 明:改变中国的五十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