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老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2015年02月04日 14:56 | 作者:余荣华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中国传统中,名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标签,更蕴藏着深厚寓意。地名也是如此。一方地域、一个城市、一座古镇、一条胡同,地名里往往延续着历史的秘密。

  《禹贡》所列“九州”州名中,冀、兖、青、徐、扬、荆,至今仍为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的市名。今天河南省简称豫、河北省简称冀,也源于《禹贡》。很多历史名城,为自己上千年未更名而自豪不已。

  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深厚文化留下了丰富的老地名。以北京旧城“内九外七皇城四”这一系列城门为例,虽然很多城楼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风云中,但其意蕴深长的名字仍镌刻在今日北京的地图上。令人感慨,引人追思。

  再看那遍布旧城、星罗棋布的胡同,其名称既有历史变迁的痕迹,也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情。衙署机构、宫坛寺庙、桥梁河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皆能为名,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与其他城市相比,胡同、里弄之异,市坊、街巷之差,也通过不同特色的地名,尽显地域特征之美。这样的老地名,岂能不珍惜?

  可是长久以来,地名未曾被我们当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当城市建设的推土机驶过,消逝的不仅是古建筑,还包括古地名。在城市改造中,一条新路取代了一条老街,也往往伴随着一个新名字的取而代之。城市看似日新月异,其实是自毁根基。

  更令人揪心的是,有一段时间,新建社区、建筑,为了营造所谓“时尚”“现代”“国际化”的氛围,热衷上了取洋名。“曼哈顿”“威尼斯”“普罗旺斯”在全国遍地开花,也许开发商赚了“眼球效应”的钱,城市则尽显文化上的不自信,留下东施效颦之丑。

  这一次,北京在地名规划编制上明确要求“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既是对传统的珍视,也是城市自信的体现。

  尊重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古、守旧。踩着时代的鼓点,城市的地名创新也大有空间。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众多城市都将新建的城市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台湾光复后,台北市以大陆省市为街道命名,勾画出“一张中国地图”;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地方都命名了“解放路”,建设了“人民广场”;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北京城留下了多处“亚运”“奥运”为名的建筑、道路……

  但是,这种革新,既要与城市建设、社会变迁的脚步相吻合,也要与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相对接,考虑适当与适度,否则就成了瞎折腾。

  新中国成立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北京城内的街道,也曾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更名运动,新名字不顾及地名里面的方位特征、地理信息、历史沿革,既不尊重传统,也不考虑百姓习惯,最终不得人心,只能是一阵风吹来,又一阵风吹走。

  如果说规划格局和建筑风貌是一座城市的骨架、身躯,那么包含地名在内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则是城市的魂魄。尊重历史,传承文明,守护老地名,也是在守护城市的魂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4日 12 版)

 

编辑:曾珂

关键词:老地名 文化遗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