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张小玲委员:鼓励公众用随手拍督促环境整治 人人都是环保员

2015年03月09日 20:34 | 作者:卢冠琼 孟畅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QQ截图20150309203139 拷贝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残奥会乒乓球冠军张小玲接受人民政协网采访。记者 孟畅 摄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卢冠琼 孟畅)“近年来,环保一直是社会大众非常关注的话题,但是环境整治不能单单靠政府部门,环保与全民相关,需要全民参与。”全国政协委员、世界残奥会乒乓球冠军张小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环保监督、整治,可以与日渐崛起的社会化新媒体相结合。

  张小玲表示,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式出现的社会化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快、内容多样、交互性、及时性、可视性强等优势。“移动互联网线上环境监督体系的成功创建,能够促使环境监督与公众参与实现无缝对接。”张小玲说,这将使“人人都是观察员,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环保员”的理念成为现实,切实走进百姓生活。

  “相比于传统的电话信访的举报模式,通过社会化新媒体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即时传输,还可以使环境监督具备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核实性。”张小玲委员说,各种“随手拍”微公益活动在社会化新媒体中声誉渐隆,比如“随手拍家乡污染”、“随手拍污染”、“随手拍黑烟囱”等活动唤醒了可贵的公民监督意识,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张小玲告诉记者,“我想建议政务微博,应该主动联合环保组织、媒体机构、志愿团体发起各类环保“随手拍”话题,鼓励网民对污染信息的时间、地点、污染源等状况进行文字描述,采用拍照、摄像、定位等方式进行披露,将污染信息上传至微博,并通过“@”提醒相关地方环保部门引起关注,由环保专家对其进行审核、筛选、权威判定,最终将审核后的污染事件进行有效分类,移交相关环境管理执法部门处理。”

  尽管大部分微博在政府与民众间架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有效提升了政府部门的“亲和力”,但也有部分政务微博陷入“更新慢”、“自说自话”的“沉睡”状态,让网民对这些政府部门的印象大打折扣。张小玲认为,通过环境整治随手拍,政务微博引导舆论,可以重新获得网民的信任。她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有效地传递信息,随手拍督促环境整治,还可以让‘沉睡’的政务微博‘动起来’。”

  “社会化新媒体是传播纽带,同时,社会化新媒体还具备大数据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网民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寻找规律性信息,为政府分析社会生态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素材。”张小玲说,相关部门可以正确引导公众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实现全民动员,让公众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张小玲 随手拍 环境整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