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劳动托起中国梦!

——政协委员的“五一”故事

2015年05月04日 10:00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叶惠丽:“只想为两岸乡亲做点事情!”

  “五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会长叶惠丽格外忙碌。“刚接待一批台湾的客人,这个团是农业方面的,都是来自台湾桃园观音乡的农民朋友。”电话那端的叶惠丽声音有些沙哑,整天忙碌在岗位上,她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有过休息日了,但说到她的工作,言语之间充满愉悦之情。

  自从2012年担任天津市台联会长以来,叶惠丽的工作比以前更忙碌了。从今年3月份至今,就接待了台湾岛内团体共计140多人次。天津市台联今年共邀请了11个团组前来天津,现在已经接待了6个团组,包括文艺界人士、台湾妇女会、台湾狮子会、残障协会及各种宗亲会等。“根据来的团组不一样,行程都会精心设计。比如说,来了一些书法艺术家,我们和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或者天津文史馆馆员一起搞笔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叶惠丽介绍说。

  “很多人对大陆缺乏了解,一开始是抱着很迟疑的态度来的。”叶惠丽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岛内同胞,她都会满腔热情地去和他们一起活动,沟通感情、加深印象,希望让他们看到大陆的发展和善意。许多台湾同胞被这种真诚的情谊打动,走的时候依依不舍,记住了这个在大陆的“叶姐姐”。

  叶惠丽对此深有自己的体会:“简单地说是普普通通的来往,但对于两岸交流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年结交了不少岛内的朋友,他们回去之后也经常跟我联系。虽然工作累了一些,但心情很愉快。”

  “两岸一家亲,台联与岛内同胞更是有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叶惠丽说,在工作中,她不向台湾朋友做政策上的宣教,而是让他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对大陆有一个真正的体会,把过去模糊的认识扭转过来。他们回到岛内后,又会主动说起大陆的发展,带着更多认识的人过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叶惠丽到天津台联30多年了,见证着两岸交流从起步到频繁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来大陆参访的台湾客人不多,一批可能就来两三人,断断续续的,来了也止于蜻蜓点水式的接待,请他们吃顿饭、见个面就走了。而随着这些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往来变得频密热络。“我追求的是深耕细作,不能止于来一次就完事了,两岸之间常来常往,会增进两岸同胞的互信和福祉。”叶惠丽说,“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交流,把基层民众的工作做好了,祖国的统一也就指日可待,我只想为两岸乡亲们做点事情。”(本报记者 朱婷)

 

编辑:薛鑫

关键词:劳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 政协委员 全国劳动模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