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蒋方舟:写作是“打怪升级”的过程

2015年07月13日 11:05 | 作者:上官云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122141115

 

  “天才作家”、“美女作家”、“神童”……同时拥有这些标签的人,便是一直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蒋方舟,不过,在成名以后,蒋方舟的不少言论也极具争议,包括早前毫不掩饰地对“名利”的渴望。近日,蒋方舟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回顾成名路,她说,自己对“名”和“利”已经不怎么关注了,“文学写作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现在的我,还是文学领域的学徒和新手”。

  少年成名:“光环”是身外之物爸妈从不看我的小说

  蒋方舟出生于1989年。她7岁开始写作,后来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当选中国少年作协主席、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毕业后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这是一份能让不少人羡慕的履历。蒋方舟也被贴上了“神童”、“少年成名”的标签。

  “标签也好,光环也罢,没有必要为此‘撒娇’。”回忆起这些事情,蒋方舟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是公众加上去的,作家无法改变,如果过分在意,还可能影响自己的认知,“所以别撒娇说‘我就是神童’,也别撒娇说‘别叫我神童’,去辩解这些身份,显得挺‘二’”。

  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蒋方舟的父母并没有刻意去培养过她,“父母偶尔会要求我学个小提琴、画画什么的,如果我觉得没兴趣就会放弃。我从小主意特别强,在兴趣培养这方面,反而父母管得比较少”。

  后来,家里的书柜吸引了蒋方舟的视线,她开始爬上爬下找书看,父母也未加阻拦。年龄渐长,那些书不再能满足蒋方舟的阅读需求,她便去泡书店、图书馆,直到离开家去读高中都是如此。在此期间,蒋方舟大量发表作品,并逐渐拥有了固定的读者群。

  “只是,我爸妈从来不会看我的小说。”蒋方舟略有遗憾地表示,那真是一个挺孤独的过程。

  面对争议:“真实”是一种低成本的交流方式

  从《打开天窗》到《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再到新近出版的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蒋方舟不少作品都写到人际关系与代际关系,并被认为颇具批判精神,也有人称其言辞过于犀利。她说,这可能跟自己一开始从写杂文入手有关,“我会考虑一件事情的好坏,并得出明确的是非观”。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托尔斯泰那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蒋方舟最近重读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我能真切感到托尔斯泰对人性的体察和怜悯,这种东西能够永恒的打动我”。

  蒋方舟说,不能单纯说自己作品中有什么批判精神,“我很喜欢尼采的一句话:那些让我们醒悟的东西总是让我们觉得痛苦。好的小说一定像一盆冷水,或者像一把尖刀,让人体悟到新东西。我的作品中从来不会制造一种‘人生原来很温暖’的假象”。

  其实,从公开支持“废话体”诗人乌青,到判断“纸质书必死”,蒋方舟的不少言论都会引发争议。蒋方舟表示,她不太在意这些争论,“任何想法,都可能有一半或者更多的人去反对你,这是不可控的”。

  “我的人际关系很简单,朋友不多,平时说话不会顾及太多。”蒋方舟解释道,“而且‘真实’是一个低成本的交流方式,刻意寻找一些含混的托词反而会引起猜测。我不会因为想要所有人都喜欢我便给出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事实性的东西会澄清;其他的不予理会”。

  仍在成长:文学写作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现在说得淡然,但在小时候,蒋方舟没这么“淡定”。她会坦率地承认对于名利的渴望,并在人前“慷慨激昂”地谈起想“当大师”理想,甚至能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回想起来,蒋方舟用“可笑”来形容这个理想。

  “幼年的写作,当时没有人认真地用文学、文化的标准去衡量我。而是更像看待一个社会事件。”蒋方舟调侃,“比如我当年出名的新闻,总是跟那种‘老奶奶被偷几百万’的社会新闻放在一个版块”。

  不过,蒋方舟说,现在的自己成长了:“现在内心会有一个文学体系建立起来,并从中找准自己的目标,拥有了更多的追求和乐趣,对于名利,真的就不在乎了。我只是个文学领域的学徒和新手,处在这么一个交界点上。”

  所以,“新手”蒋方舟会对自己的写作做出规划,比如严格列出创作提纲、寻找合适的文体等等。她把这种规划比喻为游戏中“打怪升级”的过程,“最初我写杂文好多年。驾轻就熟之后,我开始写小说,有了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接下来,我还准备写长篇小说”。

  “总的来说,就是要不断锻炼自己、认真积累经验值。当然,可能在进步过程中很多人的兴趣会转移到别的方面,比如做广告、拍电影等等。”蒋方舟笑称,“因为这些不需要那么艰苦的修炼过程”。

  最后,提起时下热络的各类文学奖,蒋方舟说,自己只有一篇散文得过奖,“那也是因为当时我在一本刊物上连载,作品自动纳入评审体系。我不会主动送自己的作品参选文学奖之类。能得奖当然好,但硬要靠一个奖去证明什么,似乎也没太大必要。”

  谈创作:关注人际关系中的“无奈”

  最初开始写作时,蒋方舟以写杂文、散文为主,近年来转向小说创作,《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便是9个短篇小说的合集。在这部集子中,“逃离”成为主题,出现大量火车站、机场等意象。

  蒋方舟解释说,自己很喜欢这类环境,“我们可以在这里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等待即将到来的人和火车;你无法掌控这些交通工具到来的时间,而周围是一群跟你同病相怜的人,在那种状态下,人是非常脆弱而真实的,会有很多故事”。

  在这9个故事中,蒋方舟写到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她透露,自己比较关注这种代际和人际关系,“处理家庭关系时,可能子女与父母对彼此都是深爱的,但是,结果却最终是无法好好相处。我感兴趣的就是其中无奈的成分。

  要写出好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阅读积累。蒋方舟也是如此。工作之余,阅读在她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时间比例,蒋方舟管这叫“基本功”:“就好比习武要学习扎马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好的作品,需要受众在心态上有所准备:即跟作者一起去思考。”近年来,曾有报道称,中国人阅读率持续下降,同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与互联网上。针对这个说法,蒋方舟分析,目前人们接收信息的能力相对来说有所退化,“比如我在经常盯着手机之后,再看书一会儿便会觉得烦躁,很难沉下心。只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加注意”。

  谈当导演:没兴趣 与创作是两个领域

  平时的生活中,蒋方舟会比较“邋遢”:穿个球鞋、凉拖之类就跑到咖啡厅写东西。但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基本都是以短裙、高跟鞋的打扮示人,还会简单化个妆,跟很多读者头脑中正襟危坐的大作家形象并不贴合。对此,蒋方舟戏称,其实自己有颗深沉的心,“我的很多看法都挺老套,不是个‘识时务为俊杰’的人,比如对转型当导演这事儿。”

  时下,年轻作家转型当导演的不在少数,比如韩寒、郭敬明等人。蒋方舟对此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哪怕能挣很多钱,“那跟写作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是自己的创作,那么可以更‘独裁’一些;拍成影视剧,就要考虑更多,那就背离创作初衷了。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大众喜闻乐见’”。

  “我不介意作品被改编。但一旦改编为影视剧,这个作品便不再属于我,而是属于导演和制片人。有人说,文学作品与改编的影视作品之间会有高度的统一,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蒋方舟反而觉得,越是二流的小说越容易改编成一流的影视作品,但很多一流的文学作品却做不到这一点。

  究其原因,蒋方舟认为,文字给人的影响和想象空间更大,文字所体现的感情冲击也很难转化为影像表达出来,在改编之后,亦会带上导演的个人理解。“这就导致了,一流的文学作品,很难被改编为一流的影视剧“。

  谈文学:“小众”才是常态

  说起来,蒋方舟平时的生活比较简单,大致划分为旅行、工作、写书等几部分。她也会关注文坛的情况、会认真读一些新出版的作品。“我关注老作家,更关注年轻作家。我总觉得,年轻作家会有对自身所处的文化体系的超越之处。我认识的很多作家,也都拥有着很前沿的阅读”。

  不过,蒋方舟对时下火爆异常的网络文学看得并不太多,“我好像只看过几本小说,挺好看。但这不是觉得文笔好、故事好,而是书中描述的生活是我所不了解的,让我觉得新奇;而其他一些题材,比如宫斗、修仙之类,我就没有看的热情。”

  “很多人看网络小说,也不是为了好奇。而是一个心态上的放松。或者是感情上‘求虐’,得到一种宣泄和心理上的满足。”蒋方舟称。

  在蒋方舟看来,文学是本身是个门槛较高的事儿,很多时候,只有它变成一个社会事件,人们才会有参与和讨论的热情,“关心文学的人并不多。身为写作者应该有这个自知,不要总去撒娇‘没有受到关注’,大众心态就是如此,指责与抱怨都是没有用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出现过繁荣时期。蒋方舟说,那会儿作家走在街上,都像个明星一样;一部出色的小说出版,也会受到空前关注,但这其实是“非常态”的:“小众才是文学的常态。很多人幻想一个文化上的繁荣,这几乎不可能。”

编辑:罗韦

关键词:将方舟 文学 作品 写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