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医生就是要执着地奔跑

——我对研发世界首个3D打印人工枢椎的思考

2015年07月15日 10:21 | 作者:刘忠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5-07-15zx701_P_1_763_391_1097_705

 

  我和我的团队经过艰苦努力,成功研发出了世界首个3D打印枢椎,为我国骨科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我想结合这件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成功并非偶然,特别是一名医生想在竞争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取得成功,更不是偶然,这需要我们在医学这条道路上执着地奔跑,不懈地追求。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什么叫准备?我想,准备就是知识的积累,加上善于思考的大脑。现在临床检查常用的X射线,是在1895年发现的。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者已经发现过类似现象,因为观察不足、思考不深入,错失了良机。后来,伦琴发现了X射线,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强大,也让人们记住了“伦琴”这个名字。

  我比较推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个说法,因为我在带领团队研究3D打印技术时就有这样的深刻体会。

  2009年,3D打印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采用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取得突破。这时,一家与我们合作多年的医疗器材公司,在咨询过骨科医生后订购了金属材料3D打印设备。2010年设备投入使用后,公司的工程师向我们介绍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具体情况。听过介绍,我的感觉是内心深处被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因为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某些难题多年来一直由于技术原因不能得到解决,而3D打印技术可能让难题迎刃而解。

  比如,枢椎肿瘤切除以及切除之后的颈椎结构重建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由于枢椎形状特殊,现有工业技术制作不出将之切除后的理想替代假体,使得肿瘤即便成功切除,局部固定仍缺少可靠的方法。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们在术后几个月内要让患者佩戴一个将头颅和躯干连接在一起的外固定架,以提高安全性。戴上这个装置,患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是一种磨难。

  我们探索多年,想过一些改进办法,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突破。3D打印好像给我们送来了一把“金钥匙”,因为它可以打印一个与枢椎形态结构完全一样的假体,用它替代手术切除掉的枢椎。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几位骨科医生与工程师组成科技攻关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经过不懈努力,3D打印人工枢椎终于问世了,2014年我们成功地把它装在一位12岁枢椎肿瘤患者的颈椎上,这枚3D人工枢椎不仅形态上与患者的解剖结构完全契合,而且它的微孔结构还能让相邻骨质长入,实现长期融合稳定。作为世界上第一例个体定制化的3D打印人工枢椎,它还让国外同行看到了我们中国医生的创新能力。

  回想起来,一切都像是巧遇,恰好是我们熟悉的公司引进了3D打印技术,恰好是我们看到了它的内在价值。其实,如果没有被枢椎假体一而再、再而三的折磨,我们不会有看到3D打印时那样的惊喜。如果我们的团队没有骨科临床和科研方面的长期积累,这次科研也不会如此顺利。

  创新好奇心很重要

  没有牛顿的好奇心,没有他从落下的苹果中思考出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发展的路可能会更加漫长;没有乔布斯的执着与创新设计,没有他为我们带来苹果系统、苹果手机,今天的世界可能会是别一幅景象。所以,医生要想在科研上获得成功,不仅要埋头钻研,还要学会抬头看路,登高远眺,尤其要关注其他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创新。

  所谓“创新”,是在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医疗的创新更是不同于其他创新,它涉及人的生命和社会伦理,必然面临更多困境和窘境。单从时间上说,医疗创新就需要更长的周期做验证。医疗创新不仅要求医生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然而,若想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冲动,借用一位名人的说法:创新者的血管里要流淌着创新的血液。

  中国的医学事业现在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名医务人员要想成功,就要不忘初心,善于学习、观察和思考,要有创新精神,要不停歇地向前奔跑。只有执着地奔跑,你才能收获远方。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稿件整理,仰东萍)

 

 

编辑:赵彦

关键词:3D打印枢椎 3D打印技术 北医三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