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魏彩霞:心理学视角下的信念教育

2015年08月05日 09:54 | 作者:魏彩霞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对教育实践的评估,不仅要看它当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它对自我效能信念的培养。正是这种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十多岁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并定型的关键时期,此间形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决定着大学生的未来,如果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培养起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当他们走出校园之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社会压力也能保持坚强、自信,勇敢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才有学者指出:“教育实践的评估,不仅要看它当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它对学生自我效能信念的培养,正是这种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在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提升其能力的基础上,要发挥心理学意义上的“好心情原则”,增加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心理学的“说服理论”强调自主体验,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个体已经不再是外部事件的反应体,而是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见多识广,非常看重个体的理性思考,如果继续采取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不但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还会产生信念固着的刻板效应。因此,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对社会关注和思考。那些经过深层而不是肤浅的思考之后所产生的态度变化会更加持久,更能对抗反击,更能影响行为。

 

  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一旦被习得,便主要受对未来的行动的预期结果和效能的自我知觉的支配。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是否做出某个行为,除了对自我效能做出评估外,还取决于对此行为结果预期的判断,对结果的期望越高、价值评估越重要,执行这一活动的动机越强烈。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行为是由实现某个目标的期望和该目标的价值所决定的。人们总是倾向于做那些能给予他们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感的事情。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学业成绩、毕业前景以及个人的自我发展,因此,学校如果能够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就可以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

 

  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应该积极肯定大学生的自利要求。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天性和权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是靠每个大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来推动的,如果忽视大学生自利的需求,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和共鸣。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时,要注意激发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潜能所作的努力以及没有外部奖励时,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外部物质激励固然可以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但为了满足好奇心、兴趣、自尊、发展能力等内部掌握性目标需求,更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兴趣、施展自己的才能、战胜最大限度的挑战的天生的自然倾向”。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每个人才能各异,这就需要我们摒弃单一的成才观,引导大学生探寻到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形成人人是可造之才的观念,促使其在各行各业成长为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者。

 

  社会心理学家还注意到一个行为现象,“即使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该做什么,他们也经常不去最大限度地做出这种行为”,群体动力学对此做出的解释是: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函数,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如果周围环境积极向上、活泼健康,身处其中的他们也会时刻感受到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冲动,如果周围环境自私功利,他们也容易随波逐流。因此,为大学生打造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尤为重要。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本文摘编自其《理念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与原则》一文,题目为编者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魏彩霞 心理学 信念教育 教育实践 价值观养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