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北漂”燕郊之囧:学生年增5000 教师缺口400(图)

2015年10月29日 16:27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建言

  专家建议京津冀统筹解决教育问题

  对于燕郊学生暴增,师资匮乏现状,多位教育界专家表示,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逐年在加快,京津冀人口的分流也是趋势。这绝不是一个教育问题,教育也承担不了。

  面对学生数量大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康丽颖认为,在现有学校增加班级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学校班级不可能无限制增加。

  康丽颖表示,学生增加和人口流动有关系,燕郊是有区域生活优势,应该在区域规划中考虑到它的人口流动,以及本区居民入住的结构。

  比如居民是多大年龄段,孩子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在城区新建的时候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这应该是一个政府的整体规划。她说,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可以给缺少教师的地方一定的政策倾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史静寰一直关注京津冀教育均衡问题。

  她说,燕郊的独特地理位置加上近三年的京津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教育失衡问题必然发生。燕郊作为特殊区域,到底是京津冀三地谁来统筹考虑,目前都没有达成共识。

  史静寰解释,义务教育理论上是由政府负责来规划设计,但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情况下,教育虽然也被讨论,但是远不如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和完善程度都不够高。

  她认为,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人员的流动,人员流动带来的户籍的挑战,还有特定区域人口的突增带来的义务教育的布局变化。这些都是京津冀一体化当中最基本的变化,如果说在规划当中,对于没有与义务教育相配套的弹性制度,这将是规划缺位。

  史静寰建议,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天津及河北应该建立教育资源沟通机制。任何一地缺少教师,都可以统筹输送,学校不足,也可以统筹建立分校。

  新京报记者 赵吉翔 实习生 陈光 王丹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北漂 燕郊 学生年增5000 教师缺口400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