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跨文化沟通有多难?

2015年12月14日 14:14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跨文化交流不是浪漫主义,而是现实主义。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保持淡定的心态。

最近在和同事一道筹办一个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会议将与特拉维夫的一座大学合办,于是我“幸运地”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和以色列人打交道的经历。这个过程仍在持续中,但回想起来,已经觉得十分“酸爽”。会还没开,我和同事已陷入了“跨文化”的困境之中,可见开这样的一个会多么有意义。

首先就是双方对“时间”这个概念似乎有着判若霄壤的理解。一封邮件过去,对方往往时隔很久才给回复。我们出于避开中国春节的便利性考虑,希望将会期定在明年3月份,但对方坚持在2月份开,原因不明。而且,我们提出中国学者签证和购买机票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请对方尽快发邀请函过来,可如今已近12月中旬,邀请函一直不见踪影。我们这边心急如焚,对方却始终一副“不要急,慢慢来”的架势,实在令人忧伤。

其次,在对一些问题的看待上,我们和以色列同行也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比如按照中国的惯例,受邀参加会议者均应在会议上发言。但以色列的同行却表示,参会人数太多啦(总共不到20人!),可不可以只让一部分人发言,其他人当听众即可?这个提法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个中国人(同时还有英国、美国、瑞士等国的人),不远万里跑到以色列去,只为当一个闭嘴的听众,这是什么精神?死活不让人家外来的和尚念经的精神。

最后,是对待经费的态度,说白了也就是对待钱的态度。中国这边认为经费足够充裕了(事实上也的确很充裕),但以色列同行总觉得钱不够花,每花一分钱都要计算好半天,甚至要把一些曾经谈好的东西推翻。直到现在,我们仍难以想象这场即将在这个遥远的中东国家召开的会议,将是一种怎样的风貌。

最近几年人们对跨文化沟通的问题讨论得很多、很密集,这大抵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行万里路”的需求使然。但即使是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有那么一些经验的我这样的人身上,也仍时不时地受困于不同民族之间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本质分歧。在实际的交流中,这类问题往往是无解的,只能忍着、扛着,微笑着把事情对付着做好,尽最大可能达成效果。说出来有点无奈,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文化和文化之间并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至多能够做到的是“包容”。

讲这么个故事,只是想表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对于与“外国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交流和沟通抱有一种十分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是在诸如“白求恩”、“跨国婚姻”这些历史与都市神话中被“培育”出来的。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同文化体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其实非常难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不是浪漫主义,而是现实主义。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保持淡定的心态。

□常江(文化学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沟通 不同文化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