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推动PPP发展加强优质公共产品供给

2016年02月23日 15:56 | 作者:徐志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供给侧改革,首要的就是减少无效供给。现阶段我国工业和房地产领域过剩比较严重,生产的产品、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基建和政府投资领域也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如打着城镇化旗号催生的“鬼城”“空城”,很多都是投资过剩的产物;门可罗雀的展览馆、大剧院等,成了白砸钱的政绩工程。

然而同时我们又看到,很多需求强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却十分不足。入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呼吁了很多年,还是老样子。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臭水沟、断头路等现象,何尝不令人心痛。有些公共设施,建了没人维护,成了摆设,没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重数量、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屡见不鲜。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个“短板”为什么多年没补上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机制问题。政府亲力亲为,垄断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财政资金有限,投到东,就没法顾及到西。用完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又借道投融资平台融资搞建设,债台高筑,长期下去是无力为继的。

打破这种僵局,采用PPP模式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政策选择,就是要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依靠契约维系。这种合作关系是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从项目前期工作到审批、建设、运营维护直至期满移交退出等各个环节。通过PPP模式,可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领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市场活力、专业管理优势,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效率。

要想做到公共产品的优质供给,首先要选好社会资本。好的社会资本应该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雄厚的财务实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公共设施建造和公共产品。无数项目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充分竞争才能选到最合适的伙伴,有效降低政府的支付成本,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质量和效率。

其次,政府要强化契约精神,恪守信用。一方面,政府必须按照相关协议要求做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以及绩效考核。不仅自己要监管好,而且要发动社会来监督,采用多种方式监管;同时政府支付给社会资本的补贴要同监管考核结果挂钩。这种新的模式,将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监管不缺位,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要放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实现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协议的要求,及时足额支付服务费,这样才能确保公共产品、服务的达标和高效提供。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和履约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服务领域,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公共产品、服务的质量效率。

(作者系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合伙人)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PPP 房地产 工业 产能过剩 供给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