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这个“布鲁克林漂”已然被美国梦洗脑

2016年02月25日 08:4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影片《布鲁克林》如果有缺陷的话,也是出在其主题。不论我们对这部电影情感部分的接受度有多少,都不能否认这是一部非常明确的为美国梦背书、有着鲜明输出功能的电影。但如果我们纯粹从手段到目的的实现过程来看,着力点都是有效的。这也是好莱坞一以贯之的梦幻催眠机制。

五十年代的平凡女性是这样的

《布鲁克林》是那类非常典型的完成度非常高的“申奥”电影,它的各个环节——叙事、摄影、布景、调度、表演──几乎找不到任何缺陷,它的整体态势是高度完满自洽的。从叙事环节来看,这是一部非常主流好莱坞化的电影。

战后五十年代初,年轻的爱尔兰姑娘伊丽丝来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奋斗,奋斗自然会遭遇波折。不过影片对波折点的设计,更为内在化,情感问题是伊丽丝所面对的真正具有挑战的难题。她与意大利裔水管工托尼相识相爱甚至私订终身,不久姐姐猝死,回到故乡沃克斯郡探亲,遭遇到“富二代”、颇具绅士风度的吉姆的追求。吉姆让伊丽丝动心了,水管工还是富二代,故土还是新家,背叛还是坚守,让她左右为难,这也成为了影片叙事结构的高潮段落。

从大结构来看,影片可以分为上下两个段落。上篇是伊丽丝从爱尔兰来到布鲁克林打拼的过程。这个渐变过程,影片铺排得非常细腻,充满了动人的细节,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可能要归功于扮演伊丽丝的西尔莎·罗南的精彩演出。伊丽丝这个角色也许表面来看,演绎难度并不大,因为太平凡了,她在布鲁克林经历的一切都没有通常所说的“戏肉”,也就是戏剧化的过程。

伊丽丝在商场工作,上夜班补习会计,在舞会认识托尼,与托尼看电影,到托尼家吃饭,两人互诉爱意,一起去科尼岛海滨度假,一切都是那么琐细平凡,一切都是因为知觉而驱动(这是最典型的好莱坞式剧作法)。罗南通过脸部细微的表情变化,非常成功准确地塑造出了上世纪50年代一位矜持、端庄、大方、朴实、充满平正理想的平凡爱尔兰女孩。不论我们对这部电影抱有怎样的意识形态偏见,伊丽丝与托尼相识相爱的整个过程是令人信服的。

大面积色彩运用让绿岛变星条旗

影片如果有缺陷的话,也是出在其主题。不论我们对这部电影情感部分的接受度有多少,都不能否认这是一部非常明确的为美国梦背书、有着鲜明意识形态输出功能的电影。

最典型化的场景莫过于托尼在一片草地旷野中向伊丽丝许诺,要在这里建造“我们的家园”——这是美国版将荒野变花园的应许之地。再由整体来看,布鲁克林(美国)代表了个人奋斗、尊重隐私、互相包容、平等、纯真的爱情、理想主义;沃克斯郡(爱尔兰)代表了古板、尖刻、守旧、金钱政治、阶级等级。伊丽丝对吉姆说,“自己想象的是过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沃克斯郡提供不了这种可能性。

在影片的开场段落,导演甚至从视觉层面非常夸张的呈现了这种对照。在爱尔兰的段落,整个视觉都是一篇晦暗,伊丽丝历经远洋旅行终于来到美国,那个海关大门向她敞开着,大门背后是无限涌动的光明,过渡曝光的画面让美国由象征层面来看简直就成了天堂一般。导演还在视觉符码层面做了很多文章。众所周知,有着“翡翠岛国”之称的爱尔兰,绿色简直就是这个国家的颜色图腾。伊丽丝在开场部分,穿着的衣服始终以绿色为主,到了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后,绿色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在她身上呈现的图景不再突兀,而是自然的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她与托尼在公交车上互诉爱意的场景,更是披上了象征了爱之激情的红色外衣。

影片高潮段落,也即最终扭转伊丽丝心理困境的事件──凯莉太太在家中当着伊丽丝的面点破她已经结婚的秘密──导演用了大面积的绿色来衬托。整个场景,沙发,花瓶,鱼缸,凯莉太太的毛衣,都是绿色做伴。在耀眼的爱尔兰之绿的衬托下,伊丽丝穿了一件纯白色的衣服。在凯莉太太的强逼之下,她最终选择忠贞于丈夫托尼,忠贞于美国,与代表了绿色的故土脱离。

如是来看,我们肯定这部电影自然是要接受影片的前提,也就是接受美国梦,接受影片设置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但如果我们纯粹从手段到目的的实现过程来看,《布鲁克林》无论哪个方面的着力点都是有效的。这也是好莱坞一以贯之的梦幻催眠机制。一切都取决于作为观众的你怎么认识电影。

□LOOK(影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布鲁克林》影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