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退休教师被忽悠买保健品 听3天课被骗8000元(图)

2016年03月21日 09:40 | 来源: 西部网
分享到: 

之后,华商报记者联系到“神锅”厂家,询问想进货,对方同样不停地问“谁介绍的”、“做什么场子”等。听到记者对此行比较陌生,讲的都是“行外话”,对方把电话挂断了。随后记者再打电话,要么不接,要么已处于停机状态。

随后,华商报记者又跟“净化血液机”的厂家联系,对方答非所问,即不告诉产品情况,也不回答厂家地址。

为什么这些厂家都不愿意光明正大做生意?为什么这些自称有“神奇”疗效的设备,正规超市、家电市场或医院没有出售呢?答案很明显,因为正规出售,要有正规厂址、检测、认证等一系列要求。而他们只用一个“神”字就行了。

>>老人的心理

空虚是主因 有的对销售人员的“关怀”上瘾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骗的都是老年人?

心理专家赵凤娟介绍,之所以老人容易被骗,一是对方服务热情,大打情感牌。一进门倒一杯热茶,喊一声叔叔阿姨,老年人由于子女多工作繁忙,无暇陪伴,生活乏味空虚,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对骗人者嘴甜主动拉近两者关系的示好很是“受用”,让老人很快迷失在这种“亲情”里;二是抓住了个别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用一些小礼品免费赠送给老年人,一天比一天的赠品更有吸引力,以此吸引老年人群;三是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呈下滑趋势,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时他们就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面对医院里繁琐的就医流程及日复一日地定时定点吃药,老年人更喜欢选择性地去倾听、购买一些符合他们当前心理需求的话语和能“包治百病”的所谓的“保健产品”,而骗人者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特征来逐步实施他们的骗术。

如何预防老年人被骗呢?赵凤娟介绍,老人之所以容易落入“免费讲座”、“免费试用”等陷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寂寞,沟通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建议,对老人进行更贴心的精神关怀,需要呼吁、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远离形形色色的欺诈。另有些老年人被骗后,怕消息传出去被别人说成是“老糊涂”,所以选择了隐瞒。因此,专家建议老人的家人和朋友在得知老人被骗后,应引导老人正视自己被骗的遭遇,帮他们分析被骗的原因,不要过度责备。

虽然这些销售人员动机不纯,但他们对老人家这种“贴身式问候照顾”却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成瘾。65岁以上的老人很容易患上心理依赖综合征,美国、日本等国家几十年前就有媒体关注过。彼时,日本规定类似这种无科学依据的保健仪器不能宣传推广,只能在杂货店里卖。

>>查处的难处

公安、工商、药监 多头管理致维权难

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使用不当会损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特别是一些三无产品,容易发生漏电等安全隐患,非常危险。这些销售人员为了逃避监管,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今年1月份,丰登北路圣凯诺假日酒店,数十名老人被骗后,个别老人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辖区桃园路派出所立即出警,即便这样,只抓住了一人。警方把数十名老人情况登记后称,因涉及虚假宣传销售,属于工商管理;老人们又到工商部门反映,工商部门称,只能采取处罚或对企业进行整治,保健药品在药监局,需要鉴定药的真假,再说这些三无产品和游击队式的坑蒙拐骗,他们也无法处理;而药监部门称,他们只做检测,无法控制人员。

而在丰登路周边方圆2公里范围,就有多家固定的街道小店面和租用酒店、饭店的流动营销点打着免费体验幌子,忽悠老人买“三无”保健产品。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