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李章程: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016年04月11日 09:50 | 作者:李章程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关于读书的道理,是要不厌其烦地讲、苦口婆心地讲、喋喋不休地讲。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只要在情在理,是可以常讲常新、入脑入心的。

讲道理,必须要有针对性。讲关于读书的道理,就要针对那些认为读书不重要的看法和认识来展开。

一些人会问,古今中外、古往今来都在强调“读书”,难道谁不知道读书这回事很重要,很多心灵鸡汤一样的东西真有什么实质的营养吗?一些人会问,读书不就是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吗?现在网络发达,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阅读并展开互动,不一定非得要读书啊?现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实践中学的知识不是来得更加直接、更加实用、更加深刻、更加牢靠吗?有些读书人自己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我“十年寒窗勤苦读”,到头来却还是“板凳坐冷无人知”,“知识的无力感”不是客观存在着吗?

上述疑问和困惑,恰恰说明了加强读书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原因从表面来看,是因为读书的益处在一些人身上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得到正面的体现,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过来说,则是不读书的弊端在一些人身上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得到负面的体现,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带来消极的影响。关于读书的道理,听起来好像都能懂,但有些人的懂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所以在现实中就会疑虑重重。释疑解惑,不能光看表面,而要追根溯源。究其根源,还在于一些人对读书缺乏正确的认识。

读书,首先要端正态度和认识,否则很容易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甚至歪曲理解。

先来看看古今中外的人们是如何认识读书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利于人类的文明进步,也有利于个体的自我提高,但读书不等于个人的衣食无忧和飞黄腾达。读书只是个人取得更高成就的基础,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知识就是力量”,但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力量,善于运用知识、活学活用,并善于从实践中提炼出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有力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不宜功利主义。不能要求上午读的书,下午就得用上。同样,片面地、机械地依靠书中的个别词句,而不用从书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也会不得要领。“气质变化,学问深时”,读书所得,在这个方面没有用到,并不等于在别的方面也用不到。你暂时没感觉到读书的作用,并不等于读书没有对你产生影响,更不等于读书无用。

为什么一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有些人的大脑往往是一片空白,只能“双手摁白纸,两眼望青天”,而有的人则可以“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滔滔不绝?为什么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小的事情也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岿然不动、闲庭信步呢?原因很多,但根本上还在于读不读书、读书的多少、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质量。而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在自我总结时仍要感叹“如果我读的书再多一点,一定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成就”?这样的感叹,绝不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而是希望自己读书少的痛能换来他人多读书的醒。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过,“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毛泽东同志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些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要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从根本上回答了读书的重要性。

世间万象,本来就纷繁复杂;人类文明,从来是曲折演进。尤其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能接收到的讯息铺天盖地,而各种思想和观点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大学》开篇中这样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越是风起云涌,越是资讯爆炸,越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越要淡然清醒、保持定力。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多读书、善读书,才能做到激流勇进而又不失重心,改革创新而又强基固本。

关于应该如何读书的问题,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这如同写文章一样,既有一定之规,也是法无定法。泛泛而论,有很多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但把这些经验放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就不一定有用,更不一定管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知识结构都不尽相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也必然各有差异,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效果未必好。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试着自己去感悟、体会和总结,不断积累自己的独特的经验。但抛开具体的读书方法,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需要在认识上做进一步的理清。

第一,网络阅读与书本阅读的关系。相对网络阅读快捷灵活、便于互动的优势来说,书本阅读确实显得传统。刻薄一点来说,就是显得慢了一些、笨了一些。信息化的趋势无可阻挡,网络阅读的优势不容否定,创新的学习方法也应该大力推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一味以速度快慢和是否便捷作为评判的标准。很多事情都像煲汤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小火慢炖。而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省去必要的步骤和过程。没有必要去争论网上阅读和书本阅读谁更优越、更有效,但一定要清楚碎片化的浏览与真正的阅读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只是一个人无精打采、百无聊赖地路过,而后者则需要你忘记周围、深入其中,与作者一起快乐和悲伤,一起奔跑和思考;前者是信息归于信息,我归于我,“美则美矣,无灵魂矣”,而后者则是我归于作者,作者也归于我,“身临其境、形神合一”。因此,网络阅读不能草率地被排斥,书本阅读更应该大力弘扬,根本上在于要倡导真正的阅读。

第二,一般阅读与经典阅读的关系。这在本质上是个“读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读物的问题。我国每年出版图书40多万种,加上古今中外其他的出版物,用“车载斗量”来形容都远远不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之间,如何选书是与读书同等重要的问题。这和人吃东西一样,人的饮食结构要健全,就要荤菜素菜搭配,主食副食搭配;人的知识结构要合理,也要多方摄取、博览群书,而不能“偏食厌食”。但无论如何,经典阅读都是不可取代的,这就好比饮食中的“主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为其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时代的检验,被大多数人所推崇、所认可、所接受。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阅读相关的经典读物都更利于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规律、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更利于从整体上领悟分析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仅仅依靠零碎的阅读,仅仅只有数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认识和行动上的质的飞跃。

第三,阅读理论与工作实践的关系。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理学》一书中提出,哲学研究有“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区别。某种程度而言,“照着讲”就是理论学习,“接着讲”就是工作实践。任何一种知识、理论和学说都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的。读书可以充实和丰富自我,但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更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自娱自乐,而是为了付诸实践,为了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所以,一方面,要“照着讲”,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要“接着讲”,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提炼和总结。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历史进程,无疑为我们“照着讲”、“接着讲”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丰厚的土壤。

“日日行,哪怕千万里;常常做,哪怕千万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就要不断端正对读书的认识,日日行,常常做,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让学习成为全民族的高尚品格。

(作者单位: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章程 读书 道理 认识读书 文化进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