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朱能毅:湖南西洞庭湖湿地 黑鹳常舞水云间

2016年04月14日 11:12 | 作者:朱能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月的春光洒遍西洞庭湖湿地。在碧波荡漾的湖汊,绿草覆盖的洲滩,或是幽静温润的芦荡,你能见到栖息在这里的黑鹳。这种象征安宁祥和的生灵,或是群集水面嬉戏,激起圈圈涟漪;或是成双腾空欢舞,留下道道倩影。它们少了觅食的艰辛,没有被污染伤害,也远离了遭猎杀的惶惶不安,在这片潇湘水云间,天性和生命得以尽情放飞。

彩C2016-04-14zx501_P_1_47_655_1382_1327

鸟中“大熊猫”,说不尽的前世今生

黑鹳又名乌鹳、黑巨鸡,被民间奉为吉祥鸟。春秋时代《禽经》和宋代《埤雅》有“鹳,水鸟也”的记载,《本草纲目》记述黑鹳“巢于高木绝顶处”。黑鹳在古诗中更是常见,汉代王粲《从军诗》有“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宋代刘克庄《郊行》有“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的佳句。

这种大型涉禽体态高雅、生性机敏且喜静好洁,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大多数属迁徙鸟类,只在西班牙为留鸟。在中国它繁殖于11个省区,在山西、河南、湖南等10个省区越冬。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变异和栖息地域遭受人为破坏,黑鹳种群数量在东亚迁徙路线乃至全球范围均明显减少,在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等传统繁殖地国家已经绝迹。目前在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仅存约6000只,我国境内约1000只,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黑鹳嘴和脚为红色,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外,其余都油光黑亮,在不同角度光照下呈不同颜色。飞翔中头颈前伸,双腿后掠。它以湿地鱼虾、条鳅为主餐,也捕食泥蛙、蜥蜴等食物。黑鹳白天觅食时,静立于沼泽和草丛,两眼紧盯水面,甚至几个小时都不挪动身子,专注神态令人惊叹!

蓝天碧水间的湖南西洞庭湖湿地,滩岛纵横、港汊交错,且气候适宜,泥土肥沃,孕育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每年10月进入枯水期,被淹没水下的滩岛开始浮出水面,被浸淫的野生沉水植物也伸出了头,重新披上绿装;大量鱼虾、螺蚌、鳅鳗及水生昆虫滞留在滩涂和沼泽地,构成完整的食物链,吸引黑鹳从北方来此越冬。

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在我国东亚越冬候鸟迁徙路线上,西洞庭湖曾是黑鹳重要栖息地之一,它们每年11月飞来,把落脚的青山垸、半边湖、东洼、安乐湖当做天堂,次年3月底4月初返回北方。此地有个老鹳树村,据说就是村里3株古树落满黑鹳得名。

然而回溯到20年以前,西洞庭湖湿地周边多家造纸、纺织企业违规排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当地人非法捕获珍稀候鸟、毁灭性猎取鸟的食源现象更是常在,加上更早时期的围湖造田,导致黑鹳在这片天水间逐年减少,甚至一度绝尘而去,鹳阵惊寒景观不再。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朱能毅 湖南 西洞庭湖湿地 黑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