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走进“大佛龙井”感受“新昌味道”

2016年04月15日 09:09 | 作者:纪娟丽 李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寻源禅茶之乡,问香大佛龙井。2016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届新昌茶文化节之际,记者跟随“春茶看龙井,诗路觅茶香——《茗边》采风团”走进茶乡新昌,遍赏茶山茶景,探访茶事茶人,品尝今春新茶,近距离、全方位品味“新昌味道”。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勾起了无数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位于浙江新昌的天姥山,如今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又是如何孕育出大佛龙井这一知名绿茶品类的呢?

茶园里,茶农正在采茶 吕跃兵 摄

茶园里,茶农正在采茶 吕跃兵 摄

生态之美,山水之间

位于新昌县东部的小将镇,因宋朝有孟强为将,立庙于此,镇以庙为名。春姑娘大概格外钟爱这里,放眼望去,茶园新绿,红豆杉装点其中,樱花、茶花竞相开放,好一幅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的春和景明图。

山路蜿蜒,盘旋而上,隐约能看到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之际,圣水佛茶园就到了。这片茶园位于小将镇罗坑山有机茶基地,千亩茶园均处于海拔850米以上,分布在森林公园内,与花海为伴,与山泉为邻。由于海拔高,温差大,这里的茶园还是寂静的,几天之后,它们积攒了一年的自然精华,才会经过采茶人的手,做茶人的辛劳,变成杯中的一缕甜香。

“这里的茶叶开采比较晚,今年气温低,开采比往年又晚一些,但优越的自然资源,还是会成就优质的茶。”小将镇党委书记张国伟告诉记者,去年底遭遇寒潮,很多茶树被冻坏了,今年春茶产量预计要减产三分之一,但低温之下,今年这里的春茶品质有望更好。

每一片茶园,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也正是每一片茶园里的茶,风格不同的原因。同样在小将镇,乌泥岗茶场没有罗坑山恢弘,却在各色花木的装点下,有着独特的清秀。十年前,茶场负责人吴海江开始开山种茶,兼而种下樱花、红豆杉、海棠等。“起初是出于经济考虑,为了卖花木,没想到这些花木的香气能提升茶叶的品质。”说起当初的歪打正着,吴海江纯朴地笑了。

乌泥岗海拔略低些,新茶已经开园采制了几波,不远处的制茶厂里,茶香四溢。张伯春受上海朋友所托,特地来乌泥岗买今年新做的“菩提丹芽”。“这里的红茶很好,是出了名的。”因为茶,张伯春与吴海江已经是老朋友了。2013年,吴海江开发了名优红茶菩提丹芽,以香高味醇声名远播。“我们现在不用出门销售,都是老客户主动上门找,今年由于气温低,开采时间推迟,不少客户多次打电话来问新茶上市时间。”一边和记者聊着,一边给上门来的客人冲泡新茶,到中午时分,已经有20余拨客人前来买茶了。

人文之美,香茗流传

天姥山的真容,在大市聚镇拨云尖茶厂可以一睹为快。

“拨云尖,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这里,伸手就可以拨开云雾。”大市聚镇镇长俞鸿骏指着山上的茶园说,拨云尖是天姥山主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成长好茶的绝佳场所。放眼望去,茶园里,采茶工正辛勤采茶。“采茶季节性很强,人数最多的时候,这片茶山一天有上百人采茶。”茶厂负责人徐建平说,近20天前,茶园开采,一般采茶季也就一个月。

沿着茶园,从一块立着“拨云问茶”的石碑旁上山,就是创建于2003年的拨云尖茶厂。整齐摊凉的鲜叶,轰隆运转的炒茶机,四处弥漫的清香,慢慢汇聚成这千余亩茶园的春日收成。“这台机器叫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是新昌人发明的,现在已经在龙井茶产区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徐建平告诉记者,利用天姥山的资源优势,他还计划将茶与旅游相结合,经营民宿、生态农业、茶乡游。

茶与旅游的结合,改变了一个村子的模样,这,已经真实地发生在新昌外婆坑。被誉为江南民族村的外婆坑,像一篇民俗气息浓郁的乡土散文,走进,方能品味。实木结构的房屋,曾是贫穷落后,就地取材的无奈之举,现在变成了古朴天然的巧匠之工。外婆坑以好茶与民族风情,吸引着不少人不远万里而来。而20多年来带领外婆坑走向致富道路,也让党支部书记林金仁走进了北京,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有女不嫁外婆坑”,30年前,这是外婆坑的现实,也是这个民族村的缘起。因为贫穷,当地人不愿意嫁到外婆坑,这里才有了那些远嫁过来的少数民族媳妇。“那时候,我们是出去卖茶,来回需要走八小时。”林金仁说,现在,人们慕名前来旅游买茶,年茶叶总收入已经从最早的10多万元发展到400多万元。

如果说外婆坑的茶是一份质朴,那么东茗乡下岩贝村的茶就是一份精细。背靠着十九峰景区,茶园整齐分布,山峰与茶园之间,沟壑下是一处河流。“这里是新昌最受欢迎的摄影地,温差大的时候,河水形成雾气,如诗如画。”新昌摄影家协会主席吕跃兵常来这里拍摄,“高山云雾出好茶,也许这也是这片茶园成为大佛龙井直供地的原因吧。”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大佛龙井 新昌味道 禅茶之乡 天姥山 生态 人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