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北影节如何更接地气?

2016年04月19日 10:29 | 作者:韩浩月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想来想去,单单指望电影节主办方,是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的,还需要更多媒介的参与,不能让电影节每年独挑大梁唱独角戏。

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到第六届了,已经成为北京影迷的节日。近两届更是随着展映片单的丰富,以及展映作品的精粹,让北京成为外地影迷最想来的城市。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购票网站合作,已经尽可能地让买票成为一件轻松的事,但仍有很多影迷买不到希望看到的电影门票。“买票难”,这其实应该可以当做正常现象来理解,国外各大电影节,一样会有热门场次的票不好买的问题。电影节固然有照顾到各种类型电影都有展映机会的任务,不过平衡一下热门与冷门作品的比例,并非无计可施。

可以考虑和院线合作,开辟更多场次。采取商业放映的模式,利用空闲的座位(电影院上座率一直徘徊于14%-16%),让《星球大战》、《异形》等号召力强的系列电影,能够为更多观众所看到,纾解观众想要参与电影节的渴望之情。只要电影节与院线,提前就放映与利益分配等问题达成共识,相信“买票难”会有一定缓解。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电影节期间,还存在一个“奔波苦”的问题。一些电影虽不是商业大片,但却有非常好的口碑,比如《伊凡雷帝》、《乱》、《蝴蝶夫人》、《大江东去》等,这些电影,要在17天的展映周期内,于25家影院里放映,对想要多看几部作品的影迷来说,避免不了要全城奔波,忍受全天候的交通拥挤,这对体力不济,尤其不熟悉北京的影迷而言是一个挑战,不排除有人就此放弃了观影机会。

电影节能否从全部展映电影当中,遴选出几十部观赏价值高、受欢迎程度高的作品,在几个电影放映热点区域,进行定点的循环放映?这样做的话,可能要面临增加拷贝的成本,但现在多数电影已经做了数字化处理,如果能够征得版权方的许可,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让好电影多放映几轮,让影迷就近可以观赏,算是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展映片源匮乏的时候,影迷呼唤电影节引进更多作品。而当展映作品琳琅满目时,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看的作品,让不少影迷产生了困惑,这种困惑包括:影片在哪儿放?放映准确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数部电影的放映时间撞车时,电影的看点是什么?创作背景是怎样的?有哪些信息可供影迷来迅速进行判断选择最终观看作品……

电影节的确做了一些观影指南,但就目前的状况看,这些观影指南还是偏于单一,不够大众化、接地气。想来想去,单单指望电影节主办方,是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的,还需要更多媒介的参与,不能让电影节每年独挑大梁唱独角戏。除媒体的报道之外,电影节还需要包括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站台户外信息发布平台、广播等在内更多媒介参与,要让观众像发现天气预报信息那样,简便地寻找到影片讯息。通过多媒介构成的信息网,观众才能真正切实地感受到电影节充足的节日气氛,才能发自内心地觉得电影节和自己密切相关。

媒介对电影节的参与,在密度和深度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密度方面,通过反复的信息强调与无死角的信息传递,可以让每位观众都能满足信息需求,节省寻找、求证时间,直奔目的地与目标作品。深度方面,参与的媒介多了,分工也会不同,专业一些的媒介可以重点介绍展映电影的内容,做一些电影审美的普及工作,帮助观众提升欣赏水平,如此也能把过于集中的观影需求,分散到更多作品身上。当然,想要做好这两方面,不是一届电影节就能解决的,需要一届接一届地接力下去,才能看到效果。

不能等电影节来了,才看到这个城市热爱电影。平时多为电影文化的传播做一些事情,在电影节到来之前,多做一些准备工作,北京的国际电影之都地位,方能逐渐稳固下来。

□韩浩月(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北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