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如何救赎一个被艾滋所害的女孩

2016年05月18日 14:50 | 作者:高亚洲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湖南宁乡县流沙河镇高山村11岁的女孩莎莎,本应该读小学五年级。两年前被确诊出艾滋病后,莎莎上学的努力遭到了其他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拉锯,莎莎还是失学了。目前由当地小学的校长自愿给小女孩每周上半天课。(5月17日《新京报》)

这既是一个让人不忍卒读的悲剧,也是一个足以温暖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何其无辜的小女孩,在被艾滋恶魔盯上后,周遭的异样眼神,显然更让她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

如果说艾滋病是对无辜的女孩的第一重伤害,那么,被迫离开学校、失去应有的童年以及所有因艾滋而改变的生活,则是对她的第二重伤害。最凉不过人心,当这些歧视、偏见朝着小女孩蜂拥而来时,我们当理解小女孩对学习的排斥,甚至是对生活的绝望。

当然,我们又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去诘责任何一个人,那些选择歧视和偏见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对艾滋的极大恐慌。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又能否祛除歧视和偏见,给小女孩一个温暖的拥抱呢?从这个层面来说,我更愿意把这种人心的“淡漠”,视为常识稀缺背景下的集体无意识。

当恐慌越弥漫,善意便弥为珍贵。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个校长走近小女孩身边,成为她的家庭教师。从这位校长身上,我们仍能看到他对艾滋的恐慌,但是,他用一个师长的担当,让小女孩有机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用一个长辈的关心,让小女孩体味到家庭之外的人情味,即便这些或许只是这位校长“没办法”。而就是这样的“没办法”,他向小女孩释放出了外界最大的善意,也让我们看到淡漠之中的温暖,生发出“最暖亦是人心”的感慨。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淡薄的,校长的“没办法”终究会是寂寥的。小女孩的未来,她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呢?当恐慌不能彻底消除,偏见和歧视又当如何祛除呢?当如何去救赎这个被艾滋所害的女孩呢?依然要回到这句话——最凉不过人心,最暖亦是人心。

即便我们无法消除恐慌,为何不去像这个校长那样,去努力释放出温暖的善意呢?无论如何,小女孩何其无辜,无论如何,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将她置于孤立无援中,我们于心何忍呢?置于一个更宏大的语境来说,当善意变得如此刻薄,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因为其他事被歧视和偏见笼罩呢?于此而言,善待小女孩,其实也是善待自己。(高亚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艾滋 儿童 莎莎 失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