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汛期来临 博物馆如何保证文物安全

2016年06月13日 13:46 | 作者:胡克非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博物馆安全隐患在哪里

博物馆是为大众提供学习、教育的欣赏场所,这个场所保藏以及展出的文物是否安全,无疑是博物馆工作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可对于博物馆来说,究竟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告诉记者,有很多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博物馆,为了考虑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所以将地下室作为库房,由于在早期建设中没有严格的执行规范,很多博物馆的地下库房只做了地面和周围墙壁1米的防水,多年来经过管道老化包括一些渗漏,给博物馆文物的安全制造了隐患。

还有一些博物馆是利用古建筑改建而成,比如北京大钟寺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从建筑本身来说就有隐患,比如木质结构的寺庙,怕火同时也怕白蚁,再加上电路老化,排水不畅,城区改造后城市道路抬升,使得其原有的排水体系无法承载短时间高强度的雨水。

由于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新规划博物馆或者改扩建博物馆时就需要特别考虑一些问题,从选址到建筑设计都要严格按照博物馆相关的规范进行,比如严格进行防水建设,抗地震烈度必须达到8级。

与此同时,潘守永也表示,如今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尤其是新馆建设已经和国际接轨,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以及功能设计上,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

“中心库房”保安全

为进一步保障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和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建立文物中心库房集中保管重要藏品制度”的目标,并要求“建立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专业协作网络,推进对中小型博物馆的连锁、代管和对民办博物馆的帮扶”。

由于我国博物馆的投资规模和保管条件受到所在城市行政级别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同样级别的文物受到的保管待遇可能会有较大差别。区域性中心库房的建设和使用,可以较好地改变这种简单粗放式的分散管理模式,推进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点的集约式文物管理新模式。

2007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采取“权属不变、无偿代管、提用方便、确保安全”的原则,对各区县保存环境较差的国有馆藏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集中代管,建成了全国首家“文物银行”,创造了全市3000多件珍贵文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未受到损坏的奇迹。绵阳“文物银行”迄今已平稳运行9年。

可见,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博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弥补一些早期建设中博物馆库房自身的短板造成的安全隐患。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汛期 博物馆 文物安全 藏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