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吴海洋:内心光明

2016年08月16日 09:45 | 作者:张宝川 乌云斯琴 王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北京来了个“洋大夫”

十月的骄阳热力不减,崎岖的山路上,一支背着背包的几百人队伍正在行军。

这不是普通的军人,是一群军医,驻在山西大同的322医院的军医。吴海洋刚刚从北京301医院转到这所医院,也在行进的队伍中。

70年代,经过海岛当卫生兵的一段,吴海洋当医生的志向更加清晰,也确定了眼科的方向。

那个年代,是不讲究个人意愿的,父亲更是强调,一切服从国家意志,“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他把自己骨子里的东西毫无保留地都传给了儿女。吴海洋的大哥二哥都喜欢文史,可是考大学时候,都报了理工,因为这时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技术人才。

“我从小就是听话的孩子,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

从万山要塞的卫生兵到成为第一军医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再到北京301医院,她终于成为一名眼科医生。不过,这次她分到山西却多少有些“发配”的味道,因为父亲“文革”中受到了“冲击”。

说也奇怪,已经成为一名军人了,却丝毫没有改变吴海洋骨子里的东西。她一到山西,全院就传开了:北京来了个“洋大夫”。

当下什么都敢穿的女孩子自然理解不了那时的环境。其实,那时吴海洋不过扎了两条花辫子,穿了一双跟不算高的皮鞋,戴了一副好看一点的眼镜,穿着讲究一点,仅此而已。

就是这些“而已”已经是当年合格的“小资”作派了,于是,人们关注着这个“小资”在拉练行军中的表现。

一天不停歇的几十公里终于走下来了。回到医院,吴海洋发现连袜子都脱不下来了——因为脚上磨满了血泡,血泡连成片,粘住了袜子。“也没见她一瘸一拐啊。磨得骨头都露出来了也没叫一声。”这与初来时形象上的反差,为她赢得了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尊重:到底是出身将军家的军人。

对工作很“革命”的吴海洋,对生活却特立独行。她不认为革命就意味着枯燥乏味,生活是五光十色的。父亲是工作起来不要命,海洋也是工作起来不要命。但是,“不要命”之外,海洋是什么都要:爱跳舞,爱做菜,做针线,会玩,也要穿好。

“同事谁毛衣不会织了,就问海洋去!”至今她仍然对自己的完美主义很得意。这一点又是直接得自出身诗书之家、当过老八路、后来又成为广州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的母亲的潜移默化。

工农兵学员的那点知识,对于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是远远不够的,其难度不亚于她父亲的“旱鸭子”下海。于是,白天悉心观察记录,补上缺失的专业训练,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深夜12点,还在挑灯补课,啃厚厚的医学书。累了,就拿出一本文学名著,换换脑筋,也是一种学习,免得老被父亲说自己“没文化”。

慢慢地,在322医院,她实现了自己业务上的飞跃,名气也越来越大。

1978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吴海洋正在宿舍午休,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吴医生!快到院大门口看看,来了一伙人要见你!”只见医院门口,站着老少男女20多人,见吴海洋出现,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一声令下,大家伙都跪在了面前,“是她救了咱家孩子!”

就在半年前,老爷爷牵着他20多岁、怀着6个月身孕、几近失明的孙媳妇找到吴海洋。“孙媳妇仅有的一只眼也快瞎了,寻死觅活,肚子里的孩子咋办?听说解放军医院有位好大夫能‘治瞎眼’。”经过检查,吴海洋确认患者得的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必须马上手术。当时,大同各家医院还均未开展此项手术。

北京的手术条件相对成熟,但老大爷一家去北京现实吗?一番心理斗争后,吴海洋还是决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日夜兼程赶到北京,购买相关设备,为孕妇成功进行手术。一个月后,病人恢复了视力,带着将分娩的身子满意出院了。

作为一个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不过是分内之事,但却受到老百姓这样的“礼遇”,这在吴海洋心里产生的震撼是巨大的。

离开北京时,父亲曾送给她一支钢笔,让她开方签字用。这支笔是有来头的,是当年胡志明送给父亲的。现在,她忽然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用这样的笔开处方,提笔千斤重,落笔重万斤啊。

从此,几十年的医疗生涯,她一直用父亲送的这支笔签字、开方。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吴海洋 吴瑞林 军医 眼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