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防范地方债风险 应做好规模控制

2016年09月07日 15:50 | 作者:孙 华 |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专家指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做好规模控制,合理利用信贷、债权、股权、PPP等融资方式,分散融资风险及偿债压力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加快。下一步,将有效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强化对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的查处和问责,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升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8月31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时表示。

“过去地方债发行规模主要服从于地方建设项目的需要,而偿债能力则取决于地价及卖地收入。事实证明,地方债存在信用风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近几年,地方债管理取得了较大成绩,对地方债的基本状况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除了解决眼前问题外,地方债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以防止新问题的出现。

“新预算法放松了地方发债的规定,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加强。”杨志勇强调,地方债的风险与经济形势紧密联系,与房地产市场有着密切关系。地方债的偿还有许多需要靠土地收入来解决。虽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过度依靠房地产市场,地方债的偿还也不能主要靠土地财政,但这是现实问题。

杨志勇认为,地方债置换解决了短期内的债务风险问题,但只是为地方债问题的根本解决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地方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是正常的债务管理所需要的。这里主要是技术问题,需要将各种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厘清,以及时报送预警信息。

“对于地方债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已经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化解长期潜在风险,理清地方政府与各类平台公司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此基础上可设计一定债务率、偿债率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很显然,地方债务置换只能偶尔而为之。”董登新指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是要做好规模控制,二是要分散融资渠道,合理利用信贷、债权、股权、PPP等融资方式,分散融资风险及偿债压力。

也有市场人士预计,本轮政策更重要的是防风险、堵偏门、疏正门,而不是对地方政府总量融资的收紧。虽然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较高,但是远未到因噎废食的地步,有风险的是统一管理难度较大的类平台负债,未来将更多的依靠地方政府债券来对地方政府进行融资和统一管理,减少平台、类平台的管理难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问题,还是需要经济增长。只要经济能够维持在中高速增长的水平上,地方债就不会有问题。所以,当下尤其是要警惕经济增速下滑。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再降几个百分点也不会出现问题的认识,需要特别警惕。”杨志勇最后表示。(孙 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地方债 风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