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陈家泠:《西湖景色》古为今用描绘西湖

2016年09月21日 16:49 | 作者:陈家泠 | 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 

在前不久的杭州G20峰会期间,出席峰会的国家元首、国际组织领导人盛装出席大会正式晚宴前,在杭州西湖边汪庄一号楼正厅(浙江西子国宾馆)山水画作品前分别合影留念。这幅名为《西湖景色》的山水画是我专门为这次会议创作的。

 陈家泠作品《西湖景色》 陈家泠作品《西湖景色》

之所以绘写西湖景色,其实有多方面的因缘:记得最早是杭州西子国宾馆领导层联系我,表达他们希望我为这次会议专门绘画的愿望,因为他们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请柬看到我画的荷花,印象很深;其二,他们认为我是杭州人,在上海工作,离开家乡的杭州人再画杭州的风景,有一种内在的亲切,更有一种情感;另外,我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本来就是杭州培养的画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在2010年画过《西湖十景》,当时是浙江美术馆新馆落成之后展出的,《西湖十景》展出之后也捐赠给他们收藏了,这组作品当时影响很大——其实《西湖十景》确实很难画,因为我们当初在浙美念书时,从来没有谁提出画西湖的,画山水画都是要到黄山去,到桂林、到雁荡山去写生创作。

当然,这幅画的风格与我这些年创作善于用现代的语言也有关系。我的风格是色彩明快,构成比较大胆,在传统的基础上转型与创新,可以说属于现代绘画。

《西湖景色》的创作之所以选择西湖也是必然——当然这是与西子国宾馆领导层商量的结果,因为过去我画过西湖十景,我就想是不是可以画一个景,而且得有别于古代的,一眼就知道是西湖,后来一想我们索性就画西湖边的汪庄,汪庄位于西湖南屏山雷峰北麓,突出湖面,三面临湖,与“苏堤”、“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等著名风景隔湖相望,风景极佳,是西子国宾馆的所在地,也是G20峰会的宾馆之一。因为G20会议,这一宾馆今后也必然会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地点。

至于画作之名,感觉也不宜太具象地叫汪庄或其他名字,所以后来想索性就模糊一点,就叫《西湖景色》吧。画中除了湖光山色,也画了两幢建筑,一是1号楼,毛主席住过的,也是国家领导人会面的地方;第二幢建筑是新造的,我们去讨论时仍在建设中,并未竣工,当时就请他们把建设图纸拿出来,是根据图纸画的,画好以后,因为那幢建筑顶是平的,审看的领导看了之后觉得图纸上的不美,还是要有飞檐的屋顶好,所以后来又挖了重改,一裱一托,在宣纸上可说是天衣无缝。此外,建筑还加了雷峰塔与城隍阁这两个西湖边的地标建筑,通过艺术的处理,与湖光山色很调和,有古、今交融感,这样西湖就不仅仅是美景,更是一个人文的聚会。

总的来说,这幅画我自己想法还是要突出西湖的淡雅,画出来的效果就得像一个仙境胜地。古人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坡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都说尽了世人对西湖的赞美。所以在创作中我一直想突出西湖的神韵,就是朦朦胧胧,清、雅、唯美。有意思的是这些风格其实也一直是我作品的风格,所以我画这幅作品是很兴奋很开心的,而且胸有成竹,画出来后自己也比较满意。

有朋友认为我画的西湖的远山很有特色,其实山的表现方式借鉴的是宋代米家山水那种大混点,当然,米家法是水墨的,我是用色彩的——也就是用色彩的大混点,重重叠叠加上去,古为今用,而且用淡彩加上去,所以不仅有透明感,且有一种丰富感、层次感,湖面在构思上增加了荷叶,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淡到浓,从虚到实,我想尽量表现一种烟雨朦胧的美,这种感觉画出来其实也是想把自己从小到大对西湖的感受表现出来。

编辑:陈佳

关键词:陈家泠 《西湖景色》 古为今用描绘西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