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希望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 使千千万万的艺术品得以焕发新生

2016年11月02日 11:09 | 作者:梁志钦 梁婉莹 | 来源:新快报
分享到: 

艺术品修复近期成热点,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

日前,有关艺术品修复的话题此起彼伏,《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走热与“90后美女修复壁画”的帖子网络疯转,引起了大众对文物修复的关注,同样带来了不少争议。而几乎同一时间,“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的正式建立也为业界带来了积极的信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就首届“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培训”项目的举办表示:“希望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使千千万万的艺术品得以焕发新生。我们修复的作品是有限的,但是这件事情的价值和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刘海粟作品修复


修复前后清代文官肖像


复原性修复理念:全色补笔


隋唐时期书画装裱修复蔚然成风

书画装裱最早起源于什么年代,在能够查到的历史记载中,并无明确记录。据现已退休的上博古画临摹专家沈亚洲介绍,目前出土最早的有书画装裱因素的是战国时期的帛画,最典型的如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帛画,其上都包含早期的书画装裱元素。

据资料显示,秦汉时盛行以绘画的屏风作为装饰,有着用粗的麻纸、布或帛等在书画屏风背后复裱一层以起加固保护作用的做法。发展到南北朝时期,装裱与修复技术技艺日趋完善,当时的文献已多有记载。隋唐时期书画的装裱修复蔚然成风,设有专门的官职来管理装裱国家收藏的书画名迹,书画装裱修复也进入了成熟时期。

宋时装裱艺术进入鼎盛时期,许多大书画家如米芾、苏轼、王洗等都亲自参与装裱,技艺益臻精妙,米芾著有《画史》和《书史》,记述了自己对修复装裱的许多创见,有关古画的绘画鉴定、修复裱装、保护收藏等记载在保留史料方面亦有很大贡献。另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宋高宗《翰墨志》、周密《齐东野语》、《云烟过眼录》等文献中亦有古画装裱和宫廷裱式的记载。与其相伴的装裱业也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且开各地师授之风培养了一批装裱修复技术人才。

明清两代是装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装裱名手众多,大量论述装裱的书籍出现,最著名的是周嘉胃的《装演志》。此书系统地论述了修复装裱工艺的全过程,在装裱形式上,增加了引首,创制出多景屏条、对联等,内容精辟简练,深入浅出,给后世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在装裱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多所院校开设书画修复研究方向

日前,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透露,中国美院在这一领域也正在下一盘“大棋”: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美术学院将成立艺术品鉴藏与修复专业,目前考虑由视觉中国研究院牵头,联合艺术人文学院、中国画学院与书法学院的力量,在艺术管理与教育系设立此专业。

知名书画家、鉴定家陈佩秋先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美术学院应该设立中国书画修复装裱专业。

实际上,早在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原美术史系)第一次尝试性地将书画修复纳入到研究生教学中,书画鉴定与修复研究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使得书画修复首次进入研究生教学,自此之后,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开设这一研究方向,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

上海广州最早成立油画修复研究室

西方的艺术品修复具体年代似乎也无从溯源,据广州美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主任许炀介绍,西方在艺术品修复方面就曾形成过几个流派:“十九世纪,法国派,发展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修复方式,甚至可以在原作之上再创造;英国派,主张保存历史完整性,甚至反对一切的修复;意大利学派,对现在的影响比较大,它坚持尊重原作,强调保护作品的全部历史信息,主张用可识别的、易去除的材料进行修补。现代修复理论也就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统合出一套通用的准则的。”

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罗马中央修复研究所的学者、美学家切萨莱·布兰迪将西方之前的保护修复理念加以总结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哲学、艺术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写出《修复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被奉为西方艺术品修复的教科书式著作。这也是西方较早的有关修复理论的探讨。

1999年,国内第一批油画修复研究室相继在上海、广州成立,这一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从美国引进油画修复设备、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成立了油画修复研究室,而广州美院在当年10月,也成立了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填补了国内油画修复保护领域的一项空白。

争议 “修旧如旧” 是复原还是破坏?

在国内艺术品修复领域,“修旧如旧”无疑是一个最为广泛普及的观念。但值得一提的是,“修旧如旧”作为文物修复界的一句行话,这一未见于任何官方或法律文件记述的习惯性提法,因而成为了长期以来争议的焦点质疑。

据了解,所有的修复工作开始之前都提出以“修旧如旧”为目标和原则,但实际的修复结果却常常是不尽如人意。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邓锋曾撰文称:“要么是修复主观性过强,所谓复原的‘旧’仅仅是修复者个人对‘旧’的理解,丢失了修复对象所保存的信息;要么变‘旧’为‘新’,而修复出来的‘新’完全没有道理,成为‘假古董’;更有甚者,完全不是修复文物,而是严重的破坏。”

“修旧如旧”也多称之为“整旧如旧”,大多流行的说法称其来自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略不觉补”即古籍修补之后,不细看是看不出补过的。

而“整旧如旧”在现代修复中第一次真正提出,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难忘的记忆深切的怀念》中回忆,其源于梁思成。1952年,梁思成谈古建筑修复的意见时说,“古建筑维修要有古意,要‘整旧如旧’”。

而目前在行内,在同一个“修旧如旧”的观念下,就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修复观念:“修旧如初”“修旧如现”及“随旧”或“做旧”的处理。邓锋表示:“如此的含混模糊,致使许多人扛着这面大旗却做出不少‘破坏性’的修复。”

编辑:陈佳

关键词:希望通过我们 有效的工作 使千千万万的艺术品 得以焕发新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