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红光村:撒拉族穆斯林心中的红色记忆

2016年11月23日 17:11 |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分享到: 

循化,这个坐落在积石山下、黄河岸边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小城,景致如积石山般绚烂热烈,似黄河般澄澈宁静。我们一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就听说当地有一座与红军历史结缘的清真寺。于是,沐浴着深秋温暖的阳光,慕名前往循化县西端的红光村,去倾听这方风土留存的红色记忆,感受这座村庄承载的厚重历史。

红军开启了红光村的历史

“没有红军,就没有红光村,是红军开启了红光村的历史。”在古朴典雅、整洁干净的红光清真寺院内,带领我们参观的红光清真寺阿訇何连升用这样一段话给我们交代了红光村的历史起点以及与红军的不解之缘。

红光村,一个以撒拉族为主的聚居村,今天幸福地生活着近1500名撒拉族、回族穆斯林群众。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那里还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地。

1939年,由西路军战士400余人组成的“工兵营”被国民党军阀押解至今红光村所在地。这里原名叫“赞布呼”,藏语,意为“厉害、强硬”,延伸为此地“险要、险峻”。红军的到来,使这片荒地有了人间的烟火,出现了新的村庄。红军战士当时的劳役主要包括伐木、垦荒、铺路、开村、建校。红光清真寺,原名赞布呼清真寺,就是在那时由中国工农红军设计、筹料、建造而成的。

“从1939年至1946年,红军共开垦荒地1700多亩,修建巨型水车5架,住宅围墙60多处,学校1所,水磨3盘,油坊2处,清真寺1座。”这是红光清真寺内“西路军纪念馆”展示的一段珍贵资料,也是何阿訇再三给我们讲解的一组数据。

西路军战士创建了一个村庄,没有西路军战士,红光村的历史将会改写。西路军在建设红光村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撒拉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相互帮助,相濡以沫。撒拉族群众帮助和保护西路军战士,西路军战士帮助撒拉族群众改进生产技艺、制作劳动工具、建设基础设施。

“当年,红军在这里横跨黄河天堑,还建起了一座桥,是当时位于黄河上游名副其实的天下黄河第一桥。”何阿訇很自豪。

当时的古什群古渡口是早在汉代就已修建的军事桥头堡。连接南北二城的木质握桥,也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桥梁,历经多次修造与毁坏。古什群渡口经过千年的演变,它的名字由汉朝的“逢留河桥”到东晋吐谷浑时期的“河历桥”,至宋时的“河津渡大通桥”,到民国时的古什群渡口。由于军事的需要,1934年修建的48米长的巨型木桥被洪水冲毁后,1942年修建古什群渡口木握桥的任务落在西路军战士和当地撒拉族群众的身上。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一座新桥在古什群渡口落成。

1987年,根据当地撒拉族穆斯林的意愿,青海省人民政府将红军用心血建成的赞布呼村更名为红光村,取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红光村是全国唯一由西路红军修建的村庄。近80年的历史,红光村从当初红军创建的18户90多人的小村落,发展成了现在358户包括上、中、下3个自然村的大村庄。当年的红军也与这座村庄融合在一起,与当地撒拉族穆斯林同甘共苦,并以通婚等形式逐渐融入撒拉族当中,成为这方土地的主人。

漫步红光村整洁的村道,这里的一墙一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和红军有着紧密的联系。红光清真寺的西边,仅一墙之隔就是当年红军修建的小学,原名红光小学,现更名为西路军红军小学。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亲自题写校名。校园内,一棵高大的杏树茂密繁盛,杏树的下面矗立着一块黄河石,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红军树。据说这棵树是当年红军亲自栽种的。红军树东边的一幢二层楼房是红光幼儿园。校园内鲜艳的红墙既暗含与红军的关联,又预示红光村教育的美好未来。村民新建的房屋分别以“工兵营农家院”、“老连长农家院”、“老排长农家院”、“老班长农家院”等命名,寄托着红光村穆斯林对红军难以忘却的情结。

编辑:韩静

01 02 03

关键词:红军 红光 清真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