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一次文化传播

2016年12月01日 13:43 | 作者:王甄言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月30日《人民日报》)

图2

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因为,这回终于“是我们自己申遗成功”而不是韩国。这并非开玩笑,而是铁的事实——很多中国文化遗产被韩国“申遗”早已成了刻骨铭心的事。比如“端午节”“暖炕”“泡菜”等等,韩国搜肠刮肚申遗,把中国文化遗产名录“抢注”成韩国的,引起了国人的焦虑,只要韩国有动作,国人的神经就敏感了,舆论争议不断,炮火连天,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气。

在这要的语境下,我们终于主动一回,把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满足了国人的愿望,更保护了中华文化遗产的“版权”,以铁的事实宣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提振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鼓舞国人的士气,有利于激励国人发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并激励国人的创新精神,努力发明创造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推动文化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岂不美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再一次把申遗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成为公众讨论的公共话题。因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很多,需要我们继续申遗的文化遗产很多,如果我们不主动些,一些文化遗产又被韩国“抱走”,韩国人开心,国人却不干了,也愧对祖先和子孙后代,并成为国际笑话、历史笑话,让现在的人着急,让后代指责,这口锅背不起,也不能背。因此,申遗的脚步不能停。

事实上,把文化遗产在国际“注册”,明确“版权”,也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传播。首先,在国内得到了一次深度传播,使许多人知道我们有哪些“家珍”,增强国人的自豪感。其次,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次广泛传播,使外国人知道中国先人创造了什么,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并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及中国人,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国被外国人所认识,或者吸引更多外国人研究“中国现象”,消除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误区,从而树立新的国际形象。

申遗或许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件“破费”的事,不重视,甚至反对,然而,这恰恰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大,甚至是文化自闭,尤其有的文化遗产长期不挖掘、不擦亮,文化名片暗淡无光,影响文化自信,又怎能砥励前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申遗 文化 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