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哲学:曾经的思想殿堂如今成调剂专业收容所

2017年01月09日 10:31 | 作者:叶雨婷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另一方面,如今的家长也欠缺哲学知识,家长对于哲学的不了解和偏见,也导致学生不愿选择报考哲学。

姚新中有些无奈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上大学的首要目的是要找到一个工作,学哲学好像就成了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如今,实用化、直接化、目的化的导向对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

从长远来讲,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姚新中表示,“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一时还扭转不了这种时代趋势。”

对此,韩东晖表示,很多欧洲国家都很重视中学的哲学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哲学素养。“很多欧洲国家的民众整体素质比较高,这得益于他们从中学就开始的哲学教育。例如,法国的高考试题中就会有哲学作文。”

“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掌握完整的哲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于经典哲学著作的了解,培养学生带有批判性、反思性、前瞻性的思维方式。”韩东晖说。

对于当下年轻人常常遇到的“迷茫”状态,哲学或许可以成为解开人生困惑的一把钥匙。事实上,哲学不仅仅是高校中众多专业之一,它有着别的专业所没有的思想深度,这样的精神根基不仅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每个高校乃至社会的发展必需的基础。

姚新中认为,哲学应当是社会的守望者,而哲学教师则是哲学学科的守护者。“哲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我们要守护好哲学的学科特色、学科深度,把哲学精神和时代任务结合好,不为世俗所堕,这是我们的责任。”

然而,以哲学为首的人文学科,一直被很多高校教师称为“冷板凳”。在其他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学、创业等方式为自己增加经历、收入时,不少哲学系老师只能“默默地看书、教书”。

去年11月24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实行资金分类管理,建立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和绩效奖励制度,下放预算编制和调剂权限等方式,力求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管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也要守好自己的领域。”姚新中说道。

哲学要跨出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

真正的大学不应成为“知识的贩卖所”

哲学究竟应当被赋予怎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在去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前夕,教育部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那么,哲学应当如何发展呢?姚新中认为,在“实用主义”占主导的今天,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学哲学,“那只能把哲学庸俗化”。“因此,应当探索用哲学原理、哲学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否则我们的哲学会越来越萎缩,必须要面对这个时代。与时俱进,就是要在应用哲学方面做一些工作。”

在姚新中所在的办公楼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到了很多哲学院开办讲座的宣传海报,其中还包括时下最热的“基因编辑的挑战与机遇:科学的和伦理的思考”。

“目前,哲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应当与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姚新中表示,如今高校中的“分科教育”,给予学生工具性的知识很多,有深度的知识太少。因此,哲学要跨出本专业,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让学生建立起“哲学的头脑”。

近年来,不少高校的哲学院系开始了自己的交叉学科实验项目。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多院系联合培养的PPE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武汉大学建立了打通文史哲界限的“人文科学试验班”等。

而在当今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生态科学等前沿技术不断吸引人们眼球的今天,以哲学为首的人文学科更应当找到自己的位置。

去年12月20日清华大学举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第七讲中,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汪晖演讲的主题为“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他说道,以哲学为首的人文学科毕业生发展受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科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大学是和一般所谓国家、市场或其他机制所确定的场所不一样的。”汪晖讲道,“我们要追求真理,也要质询真理,大学拥有无条件质询的传统。”

这个质询的精神,正是从哲学中延伸出来的。汪晖指出,“现代大学质询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并不仅是我们今天说的人文学科,而是贯穿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的人文精神。这个精神在很多思想家、教育家看来,就是大学的灵魂。”

而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真正的大学不应成为“知识的贩卖所”。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教育、没有人文精神,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学。大学是有灵魂的,所以要培养能够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人,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场域。”汪晖说。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哲学 专业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