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高玄殿有望2020年前对外开放 周边高楼将“缩水”

2017年02月07日 09:45 | 作者:赵婷婷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发布了《大高玄殿文物保护规划》,将用近20年时间、斥资约12605万元重现这处昔日的皇城景观。经过近期文物保护修缮、寺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后,预计最晚在2020年之前,475年来从未对普通人开放过的大高玄殿有望首次向公众露出真容。

周边高楼将“缩水”

根据规划,大高玄殿保护范围总占地面积为1.63公顷,土地用地性质调整为“文化设施用地”中的“图书展览用地”。保护范围内严禁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文物管理无关的建设工程。规划指出,目前大高玄殿部分周边建筑的高度和形态存在违规。其中,西侧院落内建筑高度为4层,御史衙门西侧存在一幢高度为6层的居民楼,均超过了《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中对一般建筑形态高度 3层9米的限制。此外,周边部分四合院建筑加建了3 层阁楼,屋顶形态、材料与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极不协调。未来,这些高楼将逐步“缩水”,4层的办公建筑和6层的住宅楼将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后的高度将低于9米,附近民居屋顶也将逐步恢复成灰瓦。此外,院内现有22幢上世纪50年代后新加建的建筑将全部拆除。古建周边如景山西街东侧、景山公园西墙外侧房屋也将拆除,为恢复连接北海和筒子河的古河道创造条件。

北极殿和伏魔殿将复建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大高玄门、大高玄殿、雷坛等进行修复,未来还将复建部分建筑,如:大高玄门两侧东西向围墙及偏院内有两座值房,目前已发现其建筑基址,将在原址复建功能性用房,成为文物管理用房、卫生间等;乾元阁两侧北极殿和伏魔殿目前尚未发现建筑基址,但其复建对院落格局完整有较大作用,可解决北端院落及北门管理功能不易安置的问题,因此将根据原有历史格局和当前使用需求新建传统样式功能性用房。

规划提出,这些复建的房屋应有明确的档案记录和醒目的现场标示。现存的乾元阁、琉璃门、钟楼和鼓楼应严格原状展陈,不宜进行任何改造。雷坛、大高玄殿等因缺乏室内原状的充分资料,可拆除近代使用痕迹恢复基本历史原貌,并可暂时布置适当的新功能。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大高玄殿 开放 高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