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建言“海洋经济”

2017年02月08日 10:33 | 作者:蒋天羚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2016年3月,民革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国家海洋局再次合作,赴江苏省盐城市联合开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专题调研,助推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

2017年年初,各地方两会热度仍未减退,各地民主党派组织也积极为本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记者发现,在历次地方两会上,“海洋”也成为一些民主党派及其成员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及地方的海洋经济发展布局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海洋经济有哪些使力点”“如何让海洋经济发展同海洋生态保护、文化繁荣协同发展”……这些都成海洋经济关注者们讨论的话题。

海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我们有15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青岛海湾被评为‘世界三十大最美海湾’之一,崂山被赞为海上仙山第一……然而,山东省海洋旅游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守着黄金海岸却没有换来多少真金白银。”民革山东省委会宣传处人员遗憾地告诉记者。

如何把这32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充分利用起来,把海洋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民革山东省委会认为海洋旅游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好抓手。在今年山东省两会上,民革山东省委会特别呼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海洋旅游供给侧改革。

省委会建议,将海洋旅游供给侧改革作为今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方向,切实加强海洋旅游顶层设计。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突出海洋旅游集群建设,推出一批精品海洋旅游品牌,保护优化利用海洋旅游资源。

尽管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但发展海洋旅游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区域定位、产品业态、营销模式同质化成为一些地区海洋休闲旅游产业面临的难题。为此,2013年,民革福建省委会在省政协会上建议,要增强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各地海洋休闲旅游的错位发展。

此外,民革福建省委会还建议,加快旅游产品业态分层提质,提升海洋旅游竞争力。优先开发邮轮、游艇、海钓等高端休闲旅游产品,带动整体转型升级,形成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的良性互动。在资金支持上,各级政府应将城市或区域休闲旅游品牌整体形象的市场营销列入当地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市场营销,鼓励企业开展针对特定目标客源市场的联合营销,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创新营销方式,共同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发展渔业经济同时关注海洋生物

作为海洋大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海南省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建设海洋强省,一直是海南民主党派关心的课题。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海洋生物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南海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海域之一,建设南海生物基因库,不仅是国家海洋基因库的资源补充,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南海,认识南海,利用好南海资源。

2015年的海南省两会上,致公党海南省委会建议,进行南海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为南海生物基因库建设提供科学基础数据。建议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南海海域水生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及环境调查,摸清南海海域的水生生物种类、分布、现存状况、栖息环境变化及一些水生物种的濒危程度等情况极为必要。

委员们建议,建立生物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既可保证当前基因库的全息性,又为基因库的继续进化奠定基础。

尽管具备明显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优势,但海南一直缺少海水苗种的自主品牌。民进海南省委会建议,充分利用海南气候和海洋生态环境优势,创建海南自主的海水苗种品牌,开拓和占领更大的国内外苗种市场,发展海南渔业经济。

委员们建议,走集约化工厂养殖道路,以建立纯净海水供给和废水处理公共设施为中心,集聚海水苗种养殖企业,形成集聚式、组团化的海水种苗养殖基地。

为实现海洋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案提到,建议加快转变传统海洋渔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粗放型生产与间歇式保护模式,研究实施基于自然维护和循环的海洋生态渔业发展对策。

海洋经济要加上海洋文化符号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华民族曾创造出灿烂的海洋文化;近世以来,中国明清时期主流文化从海洋退缩,采取一种保守应对措施。海洋文化长期在主流文化中受到排斥,处于失语的状态。”福建省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常委、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对海洋有着深刻的感情,“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福建的海洋优势是什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海洋文化遗产!”近年来,苏文菁一直主张为海洋经济加上海洋文化的符号。

今年的福建省两会上,苏文菁在提案中指出,构建“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可为时下方兴未艾的全域旅游、文创产业输出素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所谓‘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是指一项对中国沿海地区人类涉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保存、展示和研究的系统工程。”苏文菁表示。

这个“基因库”包括海洋族群界定、水密隔舱等航海工具界定、海洋贸易物产等等诸多内涵。苏文菁举例说,在福建沿海地区形成的海神妈祖信仰,福建地区方言漂洋过海在海外落地形成的文化融合现象,都属于“海洋文化基因库”的内容。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是量而是质,海洋经济必须加上海洋文化的符号。”苏文菁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海洋 旅游 发展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