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曹洪欣委员:健康中国,从家庭做起

2017年03月01日 09:02 | 作者:曹洪欣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彩C2017-03-01zx501_P_1_912_274_1151_600

曹洪欣委员

成为一名中医医生,和我的家庭经历有关。还是在孩童的时候,父亲患重病离我们而去,留下母亲和我们姐弟5人艰难地生活,这让我暗暗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来守卫家人的健康。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我也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黑龙江中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生。

可我还没有大学毕业,遗憾就再次发生——积劳成疾的母亲因为脑出血也悄然离开了我们。对我而言,这既是打击也是鞭策,一方面我因为没有留住母亲而终身抱憾,另一方面我更加明白了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因而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致力于临床实践,时刻铭记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明训,首先从自己家人做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晃40年过去了,是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医疗知识,实现了家人不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维护了家人良好的健康状况。

每个人都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名成员,也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健康养生观点是从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开始的,也建议大家都能够构建适合自己的家庭养生模式。

我爱人是南方人,习惯早睡早起,喜甜食,我则是典型的北方人,习惯晚睡晚起,喜咸食。为了协调两人本来差异很大的生活习惯,我们家首先根据中医的医理养成了子时睡觉的习惯,坚持晚11点前睡觉。特别是孩子出生后,11点前睡觉的习惯得以更好地坚持,不管孩子学习多忙,也都坚持晚11点前睡觉。在饮食方面,则始终坚持多样化原则,喜欢吃的或不喜欢吃的食物均吃一些,没有什么偏嗜,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则减甜少咸,让家人都能适应。

另外,我们还坚持一些简单的保健习惯,如坚持临睡前热水泡脚,每周至少三次,保证了良好睡眠;每天至少敲打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边缘)三次,每次用拳敲打两侧足三里各30-50下,达到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一些形神合一的运动,比如游泳、太极拳、散步等都属于此类,以致力于动肢体、调呼吸和守意念的有机结合,且三者缺一不可。当今家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平时家人有小恙,如情绪不佳、睡眠不实、精力不足、消化不良、咳嗽、头痛等,都可以通过食疗、中药泡茶、中成药等调理治疗,以避免小恙形成疾病。

虽然中医养生是中国的特色瑰宝,但大家对其认识利用还很不足。还是30年前,我家孩子突然感冒发热39度,我开了中药处方,中午煎好下午1点钟服下,下午2时测体温39.6度。夫人很不高兴,认为我是拿孩子做实验,执意抱着孩子去儿童医院治疗。到医院挂号化验检查后,已近下午5时,医生已下班,她感觉孩子发烧不太重了,十分不情愿地抱着孩子回家,到家后测体温36.7度,全家欣然。从那以后,中医真正成为维护孩子健康的主体,无论是咳嗽、痤疮、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都是中医调治而愈。同时孩子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并潜移默化在生活中践行,如今孩子已过而立之年,学业、事业成绩突出,且性格开朗,身心健康,我深感欣慰。

作为中医,我也非常注重和谐家庭内外环境建设。一方面,老人离去后,作为长子,我承担起建设和谐家庭的责任,与姐弟情同手足,相互尊敬,相互帮助,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同事与邻里关系,运用中医防病治病能力,帮助同事、朋友治病除疾,营造了良好的周围环境。这种关系,都有利于促进健康。自工作至今30多年,我诊治病人30余万人次,积累了完整的临床资料,几乎没有享受过休息日,但我始终乐在其中。其实身为医生,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患者的康复,而患者又属于每一个家庭,他们的家人也都如同我们想要守护自己家人一样,期盼他们能够健康。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编辑:赵彦

关键词:政协委员 曹洪欣 健康中国 中医养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