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模式打破农民增收“魔咒”

2017年03月29日 16:08 | 作者:欧甸丘 |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欧甸丘

“想耕更多的田,但人手不足;想养鸡,但没有成本;想种菜,但利润比纸薄。”粤北部分农民曾忧虑地对记者说,陷入增收“魔咒”,搞不好打一辈子光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国家政策如何在农村落地生根?力量薄弱的农民如何借助自身资源持续增收?粤北山区深处的农民们打出了“共享经济”的牌,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产生了“1+1>2”的效应,为打破农民增收“魔咒”闯出了一条新路。

农机共享:一人轻松种田50亩

“有了农服超市,不用再‘一脚泥、一脚水’那么辛苦,效益提高了,一年种地的收入可以够娶个媳妇了。”广东省连州市西岸镇的贫困村冲口村村民何国战说。

何国战在广州打工六年后又选择回家种地。“几年前一家人租种8亩地,累得腿抽筋,现在一个人轻轻松松种50亩地,收入超过自己以前在珠三角打工。”何国战说。

种地效益提高得益于冲口村蔬菜生产农民合作社建设的“农事服务超市”。记者在该“农事服务超市”看到,稻谷烘干机、插秧机、手扶拖拉机等十几种农业机械摆放在冲口村蔬菜生产农民合作社的大院内。

该合作社理事长陈洪辉说,采取会员带机器入社或购买的形式,引进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一批农机设备,成立了“农事服务超市”,通过农机共享为当地农民提供犁田、插秧、收割、烘干等“一条龙”服务。

“购买了‘农事服务超市’的‘一条龙’服务后,从播种到晒谷的全过程中,机械化代替了大部分人工操作,自己只需看管田水,按时施肥。”何国战说,“过去,全村一半以上劳动力在外打工,农忙时节,人手不足,两口子累死也种不了10亩田,雇人帮忙插秧、收割成本高,每亩种粮收益仅三四百元。”

何国战算了一笔账,现在以种植早稻为例,每亩产量约900斤,除掉租金250元、购买“农事服务超市”一条龙服务的380元、农药及化肥220元等成本,每亩的收入在600元左右。“50亩地上仅早造水稻的总收入就有3万元左右,比自己外出打工强多了。”何国战说。

目前“农事服务超市”的服务半径已经延伸到了西岸镇20多个村庄。“‘农事服务超市’推动了农机共享,解决了农民扩大生产规模与农村劳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西岸镇党委副书记何永锋说。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共享 模式 农民 增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