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人生终点站的礼乐人:用音乐守护逝者尊严

2017年03月30日 14:41 | 作者:王惠琳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45岁的杨学军是乐队的创始人,他每天下午都要带领队员排练歌曲。乐器种类从最初的两三种扩展到电子琴、小号、大号、中号、萨克斯、架子鼓、大鼓、小鼓等十余种。 韦亮 摄

45岁的杨学军是乐队的创始人,他每天下午都要带领队员排练歌曲。乐器种类从最初的两三种扩展到电子琴、小号、大号、中号、萨克斯、架子鼓、大鼓、小鼓等十余种。 韦亮 摄

45岁的杨学军是乐队的创始人。回想团队初创的情景,他终生难忘。1996年10月,杨学军带领家族7名成员从湖北监利来到山西太原。彼时,在内陆省份山西,殡仪馆还没有殡仪乐队。“当时永安殡仪馆是新馆,加之内陆民众对殡仪乐队、尤其是西方乐器比较陌生”,杨学军的创业之路步履维艰。

“排练、买乐器、听歌识谱”,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团队演奏的乐曲从单一怀念父母亲人的歌曲,扩展到宗教信仰、亲人情感、社会建设等领域。乐器种类也从最初的两三种扩展到电子琴、小号、大号、中号、萨克斯、架子鼓、大鼓、小鼓等十余种。

“随着业务水平的提升和绿色殡葬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殡仪乐队为逝者送行。”对此,杨学军感触颇深。“每天十几场演奏,最多可达二十多场,都集中在九点到十一点之间。”除了演奏,杨学军还是乐队的总调度。“我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个队员在什么位置,有需要演奏的仪式要在第一时间按照客户需求配置相应的人数,不能出任何差错。”杨学军不停拿着对讲机呼叫着队员。

“对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外界难免有偏见与误会。”让杨学军记忆犹新的是,他来到山西太原的第一天。“出租车司机没人愿意去殡仪馆,我只能坐公交后步行几公里。”杨学军无奈地说道。甚至当他伸出手跟熟人握手的时候,总会看到别人犹豫的眼神。为避免“尴尬”,时至今日,杨学军依然避免让子女向外界透露自己工作的具体信息。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人生 终点站 礼乐人 尊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