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朝阳群众”的日与夜:大爷大妈上街巡逻 聊的都是国家大事

2017年04月01日 16:52 |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 

平日,这间屋子由五个人轮流值班,只要有陌生人出入小区,志愿者的“雷达”便响起了。

王爱青的样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视力和听力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弱,只是最近脚上长了一个骨刺,疼得厉害,但她仍然闲不住,总寻思下楼转转。

那天吃完早饭,她蹒跚着下楼钻进值班室,在靠墙的椅子上坐下,两只眼睛紧盯着来往的行人。

几分钟后,马红容后脚跟了进来。两人开始聊起小区里的住户。

“像四门,有一间两间三四间是老主户,其余的全搬走了,一门还没怎么走。”

“瞧我们这三门,还有几个老的,一个我,一个六楼,就这两家了,有的买房了,有的卖了,都租出去了,都不认识了。”

小屋是他们信息交流互换的场所,社区里发生的一切少有能逃出他们的视界。

一对情侣从窗前路过,“结婚了吗?”马红容摇摇头。

65岁的马红容过去是志愿者队长。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她带着一大帮人在小区和大街上巡逻站岗,后来为了照顾孙子,马红容就暂时退出了。

她居住的社区是半封闭小区,几十年的志愿者生活让她变得警觉。那天,她在小区一栋楼的墙面上看到一张非法活动的宣传单,赶紧揭下来,上交到居委会。贴纸条的人使劲往单元门里面塞,一次塞四五十张。她一边骂一边撕:“有种就不要躲在暗地里!”

马红容不会上网,不知道 “朝阳群众”在网上成了热词,但被人问起,她就像被什么东西突然击中,“我就是朝阳群众啊,我不就住朝阳吗?”她乐呵呵地说。

他们的大脑像数据库,社区里的人员信息多数被准确无误地输入存储库中。小区的住户一出现,所有相关信息都会迅速弹出:谁是老住户,谁家是租房,谁家有几个人,谁家的车停哪个位。甚至根据车牌号,他们也能轻松检索出主人的名字。

“那几年,老管记得清,现在老了,有时候认车不行,就认人,有的时候换车了,记不住。”王爱青摇摇头说。

相比六七十岁的老人,58岁的潘家园社区的门卫张浩海是相对年轻的群众志愿者。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张浩海一直在他的观察屋里待着。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爷 大妈 国家 大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