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活”出各自精彩

2017年04月10日 10:30 | 作者:郑杨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靠政府,活化传承不变味

在非遗墟市上,不同于腊肠、鱼丸等传统美食的热卖,传统手工艺品诸如醒狮头、麒麟、千角灯等非遗项目摊位前却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这反映了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的现实——由于长久缺位现代生活,失去了市场,它们很难走大规模产业化之路。

这部分非遗的“活态传承”显然不宜推给市场了事,而需政府另辟蹊径,为其寻找适宜的传承载体和舞台。

笔者在非遗墟市上发现,一项广东省级非遗茶山公仔不同于别的手工艺项目,既赚钱又赚吆喝。有什么诀窍呢?传承人林暖钦说,其实茶山公仔也走过弯路。起源于茶山镇的泥公仔,朴拙的外形下藏着神秘的文化密码。600多年来,当地村民但凡生了男孩,都会在祠堂举行隆重的“开灯仪式”,而公仔是必备的添喜之物。今天这一习俗已然小众化。去年林暖钦头一次带公仔来墟市时,展销效果并不好。在东莞市非遗中心的建议下,林暖钦留下了一部分半成品,现场亲手教顾客上色,这样一个小改变,令茶山公仔大受欢迎。

正是得益于政府在传承与保护中的许多巧思,茶山公仔如今在珠三角已是远近闻名,无失传之虞。比如,茶山镇政府通过文化旅游,竭尽所能为茶山公仔搭建原生态的展示舞台。茶山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镇里便在每年元宵节延续开灯仪式的民俗,让茶山公仔唱主角;茶山有着省级非遗“茶园游会”活动,镇里便将这一盛大民俗活动与广东省非遗美食节合办,请来珠三角各类非遗同台竞技。从茶山公仔到中山醉龙、普宁英歌,再加上诱人的非遗美食,去年吸引了逾50万游客。茶山镇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组织各地学生学习制作茶山公仔,把非遗传承发展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今天,很多专家担心产业化这柄“双刃剑”会伤及原本脆弱的文化遗产,使其失真变味儿,沦为毫无个性甚至粗制滥造的商品。就如冯骥才屡次批评的,很多古村落在旅游开发后,只剩下热卖的旅游商品,民俗文化却消失殆尽。茶山公仔带来的启示是,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既帮忙搭台叫卖,又担起监督保护的职责,非遗技艺连同其附着的文化密码就有望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巧创新,打捞“沧海遗珠”

还有一些非遗,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退出历史舞台,成了“沧海遗珠”。要想打捞起这些“沉珠”,令它们在现代社会复活,非有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创新创意不可。

莞草编织技艺的盛极而衰似乎是转眼间的事。东莞草织品流传2000多年,在近代畅销东南亚乃至欧美。改革开放前,出口量仅次于蚕丝,成为地方经济支柱和对外贸易的闪亮名片。

而今,这项技艺却落到“无草无人”的境地。适宜莞草生长的咸淡水交界地已是寸土寸金,草田消失殆尽。草织品在生活中的地位也被塑料品取代。非遗墟市上的传承人叶小玲,20多年前和同村很多妇女在草织厂工作,她坦言已没人愿意干这个了。“拿这个莞草提篮来说,手工编织要花13小时,卖200多元,但类似的塑料提篮在菜场上20块钱随便买。没了市场,编出来只能做展示了。”

幸而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发掘了这项“宝贝”。他们组建了“莞草再生设计研究”团队,重拾这一古老技艺,并结合其他材料进行工艺创新和设计。非遗墟市上,原本充满世俗烟火气的莞草在他们手中蜕变成了高雅别致的灯具、屏风等创意家居品,其中一架《扇意》屏风,用少量的莞草材料织出了立体中国水墨山水的意境,使手工技艺的价值再次得到彰显。

专家指出,大量存在于民间的文化遗产,受到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地冲击和侵蚀,瓦解、失散、消亡的速度非常惊人。如曾经辉煌一时的北京花丝镶嵌厂破产后,数百名从事花丝镶嵌制作的艺人四散流失,独特的技艺在历史烟尘中支离破碎。又如美轮美奂的牙雕技艺,由于国际上严格禁止象牙贸易,面临无原料可用和舆论压力的巨大危机,不久前还被广州市列为濒危非遗项目。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已经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土壤,是否可以借助创新、创意的力量,使其换一种方式“复活”、重回人们的视野呢?笔者了解到,这方面已有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黄树忠透露,该院与地方合作共建了非遗研究基地,通过培养学徒、市民体验和衍生品制作等方式对非遗进行活化。比如,该院即将推出可移动的非遗数字博物馆,让龙舟文化等非遗走进校园、展馆和景区,同时进行创意研发,开发出贴近当代生活的衍生品。目前,广州美院创意团队以“麒麟舞”等非遗文化题材创作了藏书票、利是封等,不失文化传承又饶有新意,一面世就广受欢迎。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非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