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套上“共享经济”的壳:共享充电宝路在何方?

2017年05月03日 14:37 | 作者:王楠 |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从本质上说,充电宝是一种满足人们安全需求的产品,一块满电的充电宝放在包里可能一两个月都用不到。但用到的那一天,就是它一直存在的原因。公共场所提供的充电服务,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都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应急措施,而并不能满足这种安全感需求。

共享充电宝体验者张先生告诉记者,手机用户都需要充电,虽然体积小的充电宝便于携带,但随着目前电池技术的进步,使用频次不高的情况下手机充满电是可以使用一天的。对于用户来说,在紧急的情况下手机没电是偶发性现象不是高频现象,当前共享充电宝市场事实上打的其实是这种偶发性需求而不是高频需求。

“当前人们出门连钱包都不想带,更别说带充电宝。”张先生说道。而且借还方式相比流动性更强的自行车来说,充电宝还必须要在指定的地方取拿或者归,不能随意放在路边,这与共享经济追求的便利性与流动性相悖,也就是说,流动性差的硬件其实并不适合拿来做共享。

一位投资合伙人也表示,共享经济一定要满足不同所有权主体之间的物品交互使用,目前来看,只有滴滴可以算得上严格意义的共享经济。而像单车、充电宝等所有权属于创业公司,这只是模式的复制。而这样的模式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因为刚好赶上互联网+的风口,能够实现分时租赁;二是由于国内人口基数大、市场广阔,给了分时租赁足够的生存空间。

“所以,单车和充电宝,是由公司统一的制式生产、统一配置、统一运营,和共享关系不大,实质就是租赁,要说有新鲜的地方,就是‘分时租赁’,或者是‘按次数租赁’。”该投资合伙人表示,几十块就可以个人拥有的充电宝跟相对昂贵和大体积的自行车事实上面对的不是同类的问题与需求,这类共享模式背后事实上,在消费者层面需求看来事实上可有可无。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 充电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