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做好文博工作 传承中华文脉

2017年05月12日 15:01 | 作者:白云涛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征集、典藏、研究和陈列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文物博物馆工作肩负着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血脉,弘扬民族精神的光荣使命,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角度,对文物博物馆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文博机构和文博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资源状况基本摸清,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文物拍卖市场管理逐步规范,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文物数量大幅度增加,文物保护的任务日益繁重,文物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文物工作同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同世界文明古国应有的地位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意见》提出要注重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要依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适时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要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档制度。上述工作有的正在进行中,有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需要抓紧落实。

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文物博物馆工作的又一重要职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支持中国文物走出去。

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一要深入发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要与时俱进,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充分发挥传统的纸媒、广播和电视信息传播作用的同时,注重全媒体传播形式,对内容阐释要有多种形态、实现多次传播;三要适应现代读者和观众欣赏习惯,采用微视频、栏目剧、电子书等形式,建设移动平台,积极创新现代传播体系下的文博工作,讲好文物故事,促进文物资源利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人民群众。

《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还是制度安排,都是一个能落地、可操作的文件,为做好文博工作提供了遵循,必将极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物作为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基础资源、战略资源。文博工作者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历史使命和崇高现实责任,要以《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为引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物 中华 工作 保护 做好文博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