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李烈:基础教育要学“毛竹”,做长期的扎根

2017年06月12日 10:28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教育改革应该保护、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创新人才,一是必须要转变我们的观念。中国人多年传承下来的一些文化,似乎应该有所改变。比如犹太人的孩子,从小他们放学回来,父母要问的问题是“你今天提了怎样一个问题能把老师难住”,他们关心的是你提问的价值。再比如,他会问“你今天做了怎样一件事,能让老师感觉到印象特别深刻”。咱们中国,孩子回来,家长一般问的是“你今天表现怎么样”、“你今天淘气没有”。我们夸孩子一般爱用的词是“这个孩子真乖”、“这个孩子特别听话”。从创新人才培养来讲,这样夸孩子的角度挺可怕的,乖乖的、顺从的就是好孩子,这在西方可能是一个贬义词。可能从小我们就训导、培养、教育孩子做一个乖乖孩,所以乖、听话、服从就成了孩子一辈子的包袱。

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应该保护、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人人都有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基础,好奇心、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我们的教育先别说怎么延展、开发、培养,先要做到别扼杀。要想不扼杀好奇心,就应该丢掉、摒弃、改变太多统一的东西,这是今天教育工作者要做的首要任务。

其次,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人性,而不是把他培养成一种工具。人是有差异的,对孩子来讲,就是尊重他的天性。孩子爱玩、好玩,其实玩中就是学习。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成长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功近利。从孩子一入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如此,别扼杀、多保护,别拔苗助长,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等待,而且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西方讲真、善、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仁、智、勇,这些都不应该有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说法叫“执两用中”,就是要不走极端,没有偏废,应该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要有,前卫的、现代的也要有。这些都是我们为未来创新人才打基础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重要职责。

从实践的层面,尤其对于做教育的人,创新人才教育真正要落地、要研究,谈何容易!但不容易也得做,因为这是挑战。不管做老师还是做家长,都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真正把孩子当人,把他培养成高层次、高素质、完整的人。

中国人多,如果这个基础打得牢,都能成为一个完人、全人,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天赋,又延展了我们需要的东西,那创新人才应该说完全可以培养出来。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李烈 基础教育 扎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