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一所百年老校的课程设置演变

2017年06月15日 14:25 | 作者:李冰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学校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近日,笔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新开路东总布小学采访中发现,这所小学几乎经历了中国近代小学教材的全部变革,在校史材料中详细记载了整个过程,俨然是一部“教材中的近代史”,为教育史、特别是小学课程设置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标本。

京师公立第五小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摄影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八月

京师公立第五小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摄影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八月

北京市东城区新开路东总布小学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间。据《(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教育志》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选送八旗子弟到国子监就读。每旗设学长4人,组织学生走读。同年,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在写给皇帝的《论教学事宜疏》中提出“国学僻在东城北隅,诸子弟往返近者数里,远者二三十里,晷短途远,工夫托于奔走”,“但有就学之名,无进业之实”。于是,朝廷按他的建议,在八旗驻地各建官学一所。据《钦定八旗教育通志》第九十五卷《学校志》中记载,正蓝旗官学位于东单牌楼之北的新开路胡同内,这就是新开路东总布小学的起源。

清朝末年,这所小学经历了近代小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次变动。由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实用价值及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先进,逐渐被清政府和中国教育界认可,所以西方近代学制被引入到中国。

当时的新开路东总布小学所采用的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制定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校名改为“八旗子弟第五高等小学堂”。当时的课程设置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历史、地理、图画、唱歌、读经请经各门,高等小学堂有修身、读经、国文、算术、国史、地理、格致、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各门。这一设置是中国教育进入现代教育阶段后的第一次课程设置,影响很大,持续时间较长。

1912年,中华民国新政府成立,1月19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由蒋维乔和陆费逵起草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课程史上第一次使用“课程标准”这一现代名称。此后至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在教育改革期间主持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这两年间,改设京师学务局来管理各小学、颁布小学校令,并将八旗子弟小学堂一律改成京师公立小学校。同时,《壬子癸丑学制》还规定小学分为初、高两等,初等四年,高等三年,小学修业年限较清末缩短一年,成为四三学制。

在此背景下,“八旗子弟第五高等小学堂”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五高、初等小学校”,时任校长佟永全。民国十二年(1923年)后,学校由四三学制改为四二学制,并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在这次教育改革中,1922年10月,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以大总统名义公布了《学制系统案》,称为“壬戌学制”,也称“新学制”。这次大会上还拟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新学制小学课程分为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前四年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12个科目。还规定小学校授课以分钟数计,初级前两年每周至少1808分钟,后两年至少1260分钟,高级至少1440分钟。这是我国近代小学课程设置的第二次大的变动。

到了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壬戌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的《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被提出,开启了小学课程标准的第三次大变动。

1929年,南京教育部组织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修订幼稚园及小学课程,并颁布了暂行标准,分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9科,高小课外授收童子军初级课程。这项暂行标准经过4年实验研究,到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小学课程标准,开始规定公民训练、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9科,30分钟为一节课,视科目教材性质,可分别延长至45分钟或60分钟。

随着各种课程标准的实施,新开路东总布小学从建立初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在进行着改革,这所学校也成为我国近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经历者、见证者,并由此积累沉淀下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为今天研究近代中国小学课程设置提供了难得的标本。如今,从课程教学到课余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所百年老校都展示了它在新时期的风采和魅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小学 课程 设置 一所百年老校 课程设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