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上海幼升小调查:“幼儿时期的一次高考”

2017年06月20日 17:03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 

私立学校收取比公办小学高得多的学费,却仍然让家长们趋之若鹜。上海的民办小学热,与家长心目中的升学率有关,而这个升学率,要从中考说起。

2016年,曾有培训机构依照当年上海市的中考成绩,对各初中进行排名。在这份榜单中,排名前十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初中。

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中学是位于徐汇区的民办华育中学。而这所学校的生源,几乎一半来自徐汇区,一半来自外区。在徐汇区的生源中,世外、盛大、逸夫和爱菊这四所民办小学的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

上海市其他优质民办初中的生源,也有很大比例来自各民办小学。

一位在上海着名育儿论坛混迹很久的家长,发帖总结了孩子上学的最优路径:着名民办小学——着名民办初中——着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春藤。

不少家长都认为,要想进民办小学,亲子双方都必须打无数“鸡血”。鸡血不仅仅指亢奋的竞争状态,更是指在升学之路上,必须参加各类课外培训机构,额外学习阅读、奥数、英语口语等。

有的孩子在三四岁时就每天参加辅导班。幼升小前一年,家长会选择给孩子进行冲刺训练,课外培训机构会给孩子刷历年真题,进行模拟面试。所谓历年真题,就是上海几所着名的民办小学在历年面谈中,给孩子出的考题。

上海并不允许民办小学在招收一年级学生时进行笔试筛选,只能进行面谈。面谈中,也不允许出现学科倾向严重的面试题,通常都是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题目。每年面谈后,课外培训机构都会收集这些考题,归纳总结类似的题型,在第二年幼升小前,训练冲刺班的学生。

在打了数年鸡血之后,顺利考入民办小学的孩子,被称为“牛蛙”,其他孩子则被称为“青蛙”。之后的五年,他们都同样不能松懈,继续打鸡血,以参加小升初。

上海的小升初没有统一考试,民办初中依然走面谈的路线。最终进入民办初中的孩子,通常被视为已成功了一半。

前述教育主管部门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批80后、90后家长对教育的纠结程度,让教育主管部门也很纠结。“他们会提前好多年去奋斗,让孩子过早进入了漩涡,失去纯真,社会生态也被破坏了。相比他们,我们这些60后、70后要坦荡得多。”

60后、70后家长初有儿女成长时,上海的民办基础教育才刚刚兴起。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上海 幼升小 调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