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形色各异的骗局怎么区分?社工揭秘十大乞讨骗局

2017年07月14日 17:18 | 作者:卢文洁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5 “孕妇”自称遭“男友抛弃”

今年6月,一名约莫30岁的大肚子“孕妇”,在车站、繁华商业街跪地乞讨,露出肚皮,地上文字材料写明“遭到无良男友遗弃,讨要720元车费返乡,希望好心人施舍……”救助队已经多次跟进。社工向她了解详细情况和家庭联系方式,表明救助站可以无偿提供车票返乡,无需跪地乞讨。但社工好言相劝却遭到女子辱骂,并健步如飞地离开。

6 买低价车票进站乞讨

一段时间以来,在某车站三楼候车室,常有乞讨者结伴混入其中。他们通常买最近距离的10元车票。乞讨者时不时在座位上装睡,待乘客较为集中时,手持一沓钱币,拉网式向候车的乘客乞讨。年长的乞讨者多为残疾人士,年轻的乞讨者多数情况下扮作聋哑人,拿着写有求助字样的纸板,走到候车人面前乞讨。

7 假装患“小儿麻痹”博同情

卖艺乞讨现象也是五花八门。在某地铁口,一名40岁的大哥在“街头卖艺”,他趴在手风琴上,一只手操作键盘,一只手答谢帮衬的街坊。为了吸引目光,他两只脚故意交叉在空中,做小儿麻痹症状。身旁还放着一支拐杖,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待社工上前详细了解情况,这位大哥却非常麻利地收拾好东西,无需拐杖,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

8 靠捡来的轮椅假装残疾

杨大哥50多岁,四肢无碍,原来打散工,晚上露宿。后偶然捡到一辆轮椅,在其他露宿“街友”的指点之下,改行乞讨。早晨他推着轮椅上街,到繁华路段后再坐上轮椅慢行、乞讨,有时为了增加真实效果,会挂着一个假尿袋,扮作病患。其他不开工的时间,会到美术工作室做兼职人体模特。

9 同乡结伴流动乞讨

在某繁华步行街,有9名老乡结伴乞讨。经过社工长期跟进,核实身份信息后,得知9人中有的是远亲,有的是近邻。他们的老婆、孩子在老家生活,自己一年在春节、暑期回老家2个月,其他的10个月都是结伴外出流动式乞讨,用10个月的乞讨,换来一家人一年的开销。

10 借荣誉证书假扮军人

60岁左右的项大叔,长期在医院门口、BRT沿线天桥乞讨。穿一身不太合体的军装,地上铺上各种荣誉、各种证明的喷画。和社工熟悉后,项大叔坦言:资料等手续都是真实的,但却是他村里邻居的,他只是借用。凭借张冠李戴的资料、身上的假军装,项大叔日子很滋润,天天随身一包中华烟。

编辑:梁霄

关键词:骗局 社工 揭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