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特殊“住校兄弟”:家人失联 “寄居”学校4年

2017年07月31日 16:35 | 作者:屈畅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父母分居奶奶失联

4年仅见一次家人

双鸭山林业学校党支部书记姚雪萍表示,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没有户口,是学校和林业公安局给他们办理了户口。在联系不到孩子的奶奶后,学校曾通过当地的公安局和法院寻找孩子的父母。“当时公安局发现,孩子的父亲在山东有入住信息,但是后来又找不到人了。相关部门也找到了孩子的母亲,但她没有抚养能力。所以后来我们学校就一直承担着抚养他们的责任。”

据姚雪萍介绍,双鸭山林业学校属于当地林业系统,有独立的民政部门,学校为两个孩子联系了林业系统内的民政部门,给孩子办理了低保和补助。“说实话,这么多年了,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

张柱的班主任陈老师从二年级开始教张柱语文,她说张柱在班里很开朗、活泼,同学关系很好。不过陈老师说,虽然张柱没表现出来,但她能感觉到张柱对于父母和家庭的渴望:“去年,张柱的妈妈来看过他一次,给他买了些吃的、穿的,这是几年来张柱唯一一次见到家人。见面后不久是六一儿童节,他特别希望妈妈能再来一次,但是他妈妈没有来。”陈老师回忆,六一那天,别的孩子兴高采烈,张柱却趴在桌子上,一直没说话。

汪老师是张明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对北青报记者说,每次班里发奖状,其他孩子都说要把奖状拿回家里给爸爸、妈妈,张明就自己把奖状默默放进书包里,他说不知道要拿给谁。

汪老师说,去年张明的妈妈来看过他后,他就特别想见妈妈。开家长会老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时,他就跑到老师跟前,问:“老师你能再给我妈妈打一个电话吗?”“我实在不忍心告诉他,我们联系不上他妈妈,只能找各种借口说他妈妈有事来不了。”

两位班主任介绍,两兄弟基本每天都在学校生活,放寒、暑假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回家了,他俩白天在学校的幼儿园生活,晚上就跟着高中部的生活教师到高中宿舍休息。

编辑:梁霄

关键词:特殊 兄弟 家人 失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