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张奕:“蓝精灵”唱响深海之歌

2017年08月02日 17:58 |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高压氧舱里的歌声

“当时在高压氧舱所有人耳朵都特疼,为了减压,我跟赵晟娅唱起了《蓝精灵》的主题曲……”

驾驭“蛟龙”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则相当辛苦。张奕的驭“龙”路也是迢迢征途。

2013年,25岁的张奕开始准备潜航员选拔考试。

“去哪儿找这些潜航员呢?薪酬也不高,又要长期在孤独黑暗的环境中工作。别担心,那些人会主动来找你,因为获得潜航员资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财富。”30多年前出版的《载人潜水器》绪论中的一句话,打动了张奕。

如今,有着11次下潜和2次主驾驶经历的张奕,已成为“老司机”,但在一开始,她也会在颠簸的航船上眩晕。

她一路“闯关”,从晕船测试,到空气也似乎凝固的幽闭测试,再到氧敏感测试。潜航员的选拔严苛程度与航天员无异,有些指标要求甚至比航天员还高。除了对年龄、学历、专业等有严格的要求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能力与特质考核等六大方面119项标准,有一项不达标即被淘汰,单医学方面就有75项。

氧敏感测试是看考生在高压环境下吸纯氧时是否会出现抽搐等“醉氧”症状。“当时在高压氧舱所有人耳朵都特疼,为了减压,我跟赵晟娅唱起了《蓝精灵》的主题曲,我们发现在高压环境下,自己的声音发生了变化,比平时更‘扁’更‘尖’。”张奕的从容心态由此可见。

温暖的“女汉子”

“张奕干起活来很有‘女汉子’风范,从不抗拒重活累活。她还总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6月23日返航当天,张奕领到一张红彤彤的初级潜航员资格证书。

成为潜航员不易。“从专业知识到体能训练,每天早8点到晚8点,除了吃饭,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想起集中培训,张奕觉得那段时光就同彩虹横跨天穹前的风雨一般。

同批6位潜航员在潜水器分工和性格上都有互补,张奕开朗,尤能温暖别人。“祝你成功”,赵晟娅记得第一次下潜时,张奕突然上前紧紧抱住迈向舱室的她。那一刻,温暖在赵晟娅的心头荡漾。

为提升潜航员的业务水平,国家深海中心启动了“名师高徒”计划。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构设计的无锡702所高级工程师沈允生成为张奕的“名师”。“张奕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爽朗。我们在海上做维护工作,很多时候是跟扳手、螺丝打交道,张奕干起活来很有‘女汉子’风范,从不抗拒重活累活。她还总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师傅如此评价爱徒。

入驻国家深海基地后,从训练到独立完成深海航行,初级潜航员张奕“出炉”用时3年。其间接受了深潜器检修、维护和驾驶,以及心理、体能训练在内的综合素养训练。

张奕还记得,上学时老师手指中国地图说:“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需要我们探索和保卫。”这幅画面,深深地烙在张奕心上。数据显示,迄今为止,人类探索过的海洋只占总量的5%,那另外95%的深蓝正在呼唤着张奕这一代潜航员去探秘。

记者手记

采访前,我一直在琢磨,这位潜航员会是个怎样的女孩。

“我叫张奕,神采奕奕的奕!”刚见面,就被张奕灿烂真诚的笑容笼罩住了。她的热情立刻就能感染到你,穿透力极强。“蛟龙号”归航靠岸的码头上,她被一群记者围着,耐心回答各种问题,客气礼貌,始终面带微笑。

能经受百余项考核、耐住百余天航海的寂寞、专注于十多个小时深海下潜,面前这个集感染力、耐力、专注力于一身的“小宇宙”强大而内敛。

我想,这也许是张奕能入选中国首批女潜航员的原因吧。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张奕 蓝精灵 深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