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三类升学陷阱缘何让一些考生家长频频中招

2017年08月04日 11:55 | 作者:潘从武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轻信“陌生人”

黄亮大学毕业后,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准备开一间酒吧。

想法有了,却苦于没有创业资金。

黄亮想走“捷径”凑生意本钱,于是在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内发布信息,称自己可以办理各类入学及证书事宜,有需要者可以跟他联系。

没想到这样一条“很随意”的信息,却有人当了真。2013年6月至8月,乌鲁木齐市市民王刚托黄亮帮其两个朋友的孩子办理重点中学入学事宜,并向其支付了8万余元。

2015年9月,李华找到黄亮,让其帮忙办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并向其支付1.26万元。

2015年9月至11月,乌鲁木齐市市民赵霞向黄亮支付12万余元,托其办理某大学入学资格及获取各类资格证书。

几年里,找黄亮办事的人络绎不绝,黄亮共“筹”得资金29万余元。他计划着先用这些钱做生意,获取利润后再分别归还,没想到酒吧因经营不善赔本。

2015年年底,黄亮在其亲属的陪同下,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退赔大部分赃款。2016年8月1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黄亮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办案法官告诉记者,在一些升学骗局中,家长找的所谓能“办事”的人均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仅仅是在网络上看到“办事”信息,便轻信对方,最终被骗。家长和学生不要被焦灼冲昏了头脑,大多“捷径”实则暗藏隐患,要时刻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以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升学 陷阱 考生 家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