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华立海外工业园:让企业从“抱团取暖”向“抱团竞争”升级

2017年08月18日 11:05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时隔两年,两组数据,见证了华立集团海外工业园的成长。

7月28日,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媒体见面会上,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肖琪经披露,截至2017年7月,华立集团泰中罗勇工业园已有90家中资制造业企业入园,对泰总投资超过25亿美元,涉及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等行业,2016年入园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值80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2万余人,已成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

早在2015年8月,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告诉本报记者,华立集团泰中罗勇工业园已有40多家企业投产,有1000多名中国员工活跃在入园企业的工作岗位上,这些企业还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园区带动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已超过15亿美元,实现产值43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累计缴纳税费超过7000万美元。


1

工业园综合办公楼


响应倡议顺势而为

华立集团创立于1970年,历经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医药为核心主业,智能电网、新材料为两翼的产业格局。为实现全球资源配置,2000年开始,华立集团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华立“走出去”的第一站是泰国。刚开始,华立集团干的是推销产品、投资建厂,5年后,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锤炼后华立集团萌发了建设工业园的构想。

肖琪经告诉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首先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对东道国法律法规、人文环境的不熟悉、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企业投资建厂很容易走弯路、多交学费。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还有可能存在单打独斗、互相恶性竞争等问题。

由此,华立集团决策层认为,华立在泰国不仅可以卖产品,还可以尝试卖服务———设立境外园区,通过园区服务降低中国企业投资泰国初期的“门槛”、减少企业风险,同时,还可以规范企业在当地的经营行为,增强中企在海外的抱团协作效应。

2005年7月1日,中泰建交30周年之际,在中泰两国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泰中罗勇工业园合作备忘录在北京签约,泰中罗勇工业园项目随之启动,华立集团与泰国最大的园区开发商安美德集团(上市公司)合作建设“泰中罗勇工业园”。

2013年,中国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此时的华立集团已经成功转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商,先行先试的“泰中罗勇工业园”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肖琪经说,2005年,园区在起步阶段是工业地产开发的1.0模式,到2015年,园区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泰国的“工业唐人街”,是基本可以提供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境外全方位服务的2.0模式。

他介绍了园区三大亮点服务:一是,园区可以向中资企业提供包括目标市场调研分析、产业政策咨询、法律法规解读、投资优惠政策争取、投资注册审批代办、税务及金融服务策划、劳动力招聘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二是,泰中罗勇工业园专设一支由中泰员工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入园企业提供前期“一站式”投资服务。在企业入园后,为了更好地为入园后正常运营的中资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园区不定期组织活动,方便入园企业交流在泰投资经验教训,互相学习与合作;园区不定期邀请泰国海关、税务、劳工、电力等政府部门的官员与专家来园区与企业进行交流,现场解答或解决企业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园区在使馆的指导下,设立了泰国中资企业商会罗勇分会,提高园区企业组织化程度。商会围绕“合规企业”“关爱员工”“社会交流”“使馆活动”等四个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服务与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当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编辑:李晨阳

01 02

关键词:企业 工业 园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