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广州发布近期招工诈骗、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常见案例

如何识别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广州警方支招

2017年08月18日 14:48 | 作者:吴珂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案例

“客服”来退款事主“被借贷”3.5万

7月20日10时许,事主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商家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店内购买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为事主特地提供专门的退款平台,声称必须按照指引操作才能顺利退回款项。

事主根据对方指引,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平台。对方自称这几个平台是商家的官方自助受理平台,里面显示的额度是商家的可用金额,要求事主将这几个平台的可用金额借贷转入自己银行卡后,再将产品应退金额扣除后的剩余金额转入商家账户,以此完成退款。

事主按照对方指引在几个平台分别借贷了32449元,按照对方电话提示通过微信多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支付。

直到事主发现银行卡内被扣35441元后才发现被骗。

套路分析

以网购退款为名诱使消费者借贷

不法分子还会以网购退款为名设下骗局,诱使消费者借贷。通过购买、窃取等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编造产品有质量问题、误入批发客户名单等借口令事主恐慌,以帮助事主妥善处理获取其信任。然后骗取事主在各大网络平台开通借贷,将事主借贷的金额说成是自己退款的金额,以此诱导事主将多余的金额转入商家账户,实际上是事主将自己借的钱转给骗子,即使口袋没钱也会骗事主按照指引老老实实支付完一大笔费用后焦急等待退款,不法分子却轻轻松松拉黑断联。

警方提醒,接到网络平台客服电话,多方核实最重要,最好是通过购物网站指定联络工具核实对方身份,切忌跳出原有平台进行线下交易。不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不轻信不转账。(记者 吴珂)


编辑:李晨阳

01 02

关键词:事主 诈骗 电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