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留得住乡愁

2017年12月07日 08:24 | 作者:郑海鸥 巩彦博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巧妙设计破解老旧四合院改造难题

既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又改善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期待是否能实现?

现年68岁的马德馨,上世纪70年代嫁到了白塔寺,她之前自己花钱改造了院子,“虽然看起来卫生间和厨房的问题解决了,但远没有专业设计师的设计科学、合理。”“白塔寺再生计划”负责人田娜分析,“居民之所以盖违章建筑,是因为有如厕、做饭和收纳等现实需求。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通过个性化设计,用简单、可移动的装置,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很多长期居住在胡同中的居民表示,修缮老宅比新建房屋还难,因为不仅需要高昂的花费,还有安全风险。比如,改造过程中,很可能损坏房屋结构,而老房屋的结构往往是一体设计的,部分改造容易影响到房屋的整体安全,影响到其他住户。

“设计的巧妙介入,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所在——既打破陈规,也能顺应传统。”马晓威说。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附近的老胡同,设计师通过构建“房中房”,努力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质量标准且节能高效的改造方案,同时实现对老建筑的保护。“我们力求通过插入的方法提升老旧地区的使用功能,同时完全保留原有建筑,这是一次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与实践。”该区域设计者介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张悦看来,如今设计周关注的城市更新项目,是政府、企业,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专业工程师共同进行的创造性探索,“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家庭、具体产权、具体单位的需求,设计方案非常丰富,以此让社会看到对复杂旧城区进行改造的更多可能性。这既能给居民更好的生活条件和自信,也是保存城市文化多样性的题中之义。”

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公共意识的提升

“实际上,拿胡同改造来讲,某处四合院改造成功,固然能激发群众的归属感,但是区域整体风貌的改观,还必须依赖于提高居民整体的公共意识。”马晓威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改造中,我的理解是,只有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让城市的提升和人的发展有效互动,大家才会提升主人翁的意识,更热爱公共环境,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城市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马晓威说,他曾看到,一些胡同改造项目在完成之初,很多居民喜极而泣,但几个月后,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丢乱扔的现象又出现了,环境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正说明,虽然环境改善,但一些居民的意识和习惯还未提升。

马晓威调研中发现,北京市最古老的城区之一南锣鼓巷最初是一些热爱文艺的人聚集的地方。因为对于文艺、文化、建筑的热爱,共建、共享,让老胡同焕发了新生命。“所以我以为,要让整个胡同风貌发生积极转变,必须首先激发全体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热爱。”

实际上,设计周中的许多胡同改造项目,都努力将更多空间留作公共服务之用。之前破败不堪的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2012年以来,在建筑师张轲的设计下,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完美融合。这个被称为“微杂院”的项目,被用作社区儿童图书馆及艺术中心。

“微杂院”里,环绕国槐树的几个加建厨房被改造成了小巧玲珑的艺术展厅;南房被设计成了多功能活动空间;东厢房的坡屋顶下安插了一个儿童图书室;西厢房安置了单独的书桌和座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写作业的地方。

“在这里,孩子们多了一个看书学习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让附近的居民有了公共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不少家住附近的孩子家长表示。

海德亮大爷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微杂院”兼职管理员,他感慨,在孩子的带动下,邻里交流多了、活动多了,关系也更和睦了。

“让居民感受到所处环境的便捷和温馨,正是激发主人翁意识和公共意识的积极探索。”张轲说,“我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是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而是各方面都要达到更高水平。需要人民有舒心的居住和生活环境、需要文化遗产和人和谐共处、需要人们公共意识的全面提升。那么,不妨从一条胡同、一个社区开始做起,让实现这些目标,可以期待。”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胡同 居民 改造

更多

更多